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远望一号:成功测控神舟入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16:09 国际先驱导报

  远望一号:成功测控神舟入轨

  国际先驱导报远望一号测量船特派记者王逸涛报道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喷着火红色烈焰的火箭托举着载人飞船从西北大漠拔地而起,直冲苍穹。

  此时,我国的4艘远望号海上航天测量船早就静候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任务海域
,等待飞船来临的紧张时刻。远望一号船是飞船入轨首圈测控的第一站。西太平洋洋面上,七八级的大风吹得一号船猛烈地左右摇摆,三四米高的托举着船体上下颠簸。瞬间,船体两侧伸展出一对4米长的减摇鳍,船体稳速行进。

  船上,各机房内数不清的红绿亮点交相辉映,一排排彩色控制屏幕上倏忽变更着各种信息画面及数据,上百名科技人员紧盯着各个屏幕,不放过丝毫变幻。甲板上高达10余米的乳白色雷达天线稳固而立,紧紧咬着飞船经临时的方位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嘀铃铃……”震撼的警铃声刺破了大洋上的层层谲浪。立时,船指挥中心、驾驶室、中心机房、卫通机房、USB机房、主机控制室、惯导机房等的所有人员,迅速按部就位,等候神圣时刻的到来。

  一号船上测控主操作手万凯,身体贴着监控台,右手稳握操纵杆,左手轻搭天线控制板,双眼紧紧盯着监视屏……突然,一个绿点显入屏幕,杂乱地跳跃着。万凯迅速查看信息数据,准确判断这就是目标。他的右手熟练地驾驭着操纵杆,迅即,绿点就被牢锁在示波器中心,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长江一号双捕完成!”伴随着调度员的报告声,船指挥所内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历史性一幕:飞船内部光点闪烁,两名宇航员正在抄写仪表数据,舱壁上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

  “船箭分离!”扩音器中清晰地传出调度人员的指令。北京时间9时10分许,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飞行583秒后,进入飞船和

火箭分离阶段,正在进入轨道。

  1秒、2秒、3秒、4秒、5秒,“长江一号发现目标!”“飞船正常入轨!”远望一号船成功对飞船精确跟踪,数据显示一切运行正常。

  2分钟后,一号船成功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太阳能帆板展开”指令注入飞船。接到指令后的飞船缓缓打开帆板,确保其有效吸收太阳能,为飞船供电。转瞬,来自飞船的各类反馈数据源源不断地流向北京。

  “太阳能帆板展开正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根据一号船的数据做出了判断。顿时,一号船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总工程师张忠华深深松了一口气,所有人的脸上都绽出了快乐的笑容,大家用微笑和手势相互示意和祝福……远望一号船顺利完成首圈测控,将测控接力棒交给了南太平洋上的远望二号船。

  4船9站搭建测控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筱梅、黄明、田兆运报道 神舟六号的整个测控通讯系统相当复杂,包括在轨的飞船上的测控中心分系统,也包括地面测控系统,以及在全球海洋上行驶的四艘“远望号”测量船。早前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透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网一共有13个站。目前仅披露了12个测控点,包括北京、西安、渭南、青岛、厦门、喀什等六地,以及中国境外的卡拉奇和纳米比亚两地。海上监控分别由四艘远望号测控船执行任务,各船在此次任务中分别位于日本以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预定海域。

  神六上升段有三个站,第一个是东风,就是发射场;第二个是渭南站,在西安附近;第三个是青岛站。这三个站负责飞船在上升段的测量,覆盖率可以达到100%。其次是入轨段,有两条测量船:远望一号和远望二号启动。

  第三个关键段是返回段,非常重要。因为飞船在这个弧段要进行调姿、分离和制动。这个弧段我们布置了两个测控站:一个是远望三号测量船,在好望角附近;另一个是纳米比亚陆上测控站,取代了原来租用法国的一个测控站。飞船返回时的调姿、分离等动作都在这两个站里完成。

  测控神六的中国航天测控网是在导弹测控系统和卫星观测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海上测控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此次测控的主要任务包括跟踪测量运载火箭、航天器的飞行轨迹;完成实时控制或程序控制,使航天器达到预定的轨道、得到所需的姿态;接听航天器内部各分系统的工作系数、反映航天员生理状态的遥测信息等。

[上一页] [1] [2]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