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寰宇再迎神州客 神舟六号发射现场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19:30 法制日报

  王艳梅 本报记者 张志宇

  2005年10月12日6时15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船准备好,神舟六号可以进舱。”振奋人心的口令在载人航天发射场上空响起,从戈壁大漠到北京

  航天城,从西北边陲到浩瀚大洋,所有参试人员随之进入临战状态。

  发射塔九层密封间,身着航天服的神舟六号飞行乘组成员聂海胜在飞船工程师的协助下,从轨道舱进入返回舱就座;接着,费俊龙也钻进了轨道舱,他们分别对两舱状态一一检查确认。随后,费俊龙来到返回舱就座。

  连接通信头盔、生理信号插头、着陆冲击测量仪插头,接通供氧装置,打开副风机……短短12分钟内,他们熟练地完成了一连串规定动作。

  “北京,我是

神舟六号。”

  “我是北京,神舟六号请讲。”

  “我听你声音好。”

  “我听你声音也好。”

  一道道电波穿越时空,穿越千山万水,来回传递着航天员与各系统沟通的信息。

  此时,发射场和

火箭试验队技术人员正对“神箭”进行全箭状态检查。为确保此次发射成功,每一项发射预案都经过了反复演练,每一个发射程序都经过了认真研究,包括航天员的应急救生措施,都做到了万无一失。

  测发指挥大厅屏幕清晰显示,两名航天员并肩仰卧,神情自若地对照飞行手册,有条不紊地进行状态设置。

  晨曦中,两个硕大的探空气球冉冉升起,风廓线雷达疾速运转,很快将发射场高空风测量数据传到测发大厅。有关专家据此精心计算,为火箭选择出一条最佳的“通天之路”。

  “1小时准备。”

  两名航天员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航天服束缚带,密切监视仪表板显示参数。

  发射架上,3名技术人员启动配气按钮,开始给火箭贮箱增压,确保火箭

发动机点火后正常工作。

  逃逸指挥员郑永煌命令相关岗位操作手密切关注火箭参数,进入逃逸值勤状态。

  “30分钟准备。”塔架张开了双臂,地勤系统发出了“允许逃逸”的指令。万一此时发生危险,逃逸发动机将拽出飞船轨道舱和返回舱,使航天员转危为安。

  “5分钟准备。”两名航天员关闭面舱,整装待发。火箭控制指挥谭洪义下令操作手启动“舵机1”程序。

  倒计时发射程序进入最后的关键时刻,人们屏住了呼吸,按捺住心跳,翘首期待那个神圣时刻的到来。

  “1分钟准备。”

  控制系统转电,火箭脱插全部脱落,摆杆已彻底摆开,导流槽开始自动喷水。完全展露的乳白色船箭塔组合体傲指苍穹,引弓待发。

  “点火———”

  “起飞———”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大漠震颤,烈焰升腾,巨龙喷射出耀眼的光华,航天勇士的脚步踏响万里雷霆。

  船箭在上升,全世界的目光一齐仰望追踪。

  “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太阳帆板展开”,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两年前,蔚蓝的太空迎来了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之梦。今天,她又迎来了费俊龙、聂海胜两位神州的航天勇士,去继续完成和平利用太空的伟业。

  本报酒泉10月12日电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