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天有投诉问题一箩筐 空车配货沉疴亟待“条例”猛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9:19 黑龙江日报

  目前,哈尔滨市空车配货行业十分混乱,扰民、占道、携款私逃等事件时有发生,货款丢失、货物损坏几乎天天存在,已经构成了市民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近日,记者对空车配货行业进行了调查。

  问题

  从多头管理到“三不管”空车配货“黑户”多多

  今年6月份,市民王先生在哈市道外区一配货站往南方发一批建筑材料,价值20多万元,可是半个月了对方还是没收到货。王先生找到配货站,当时员工声称经理不在。谁知过了两天再去,配货站早已人去楼空。到工商局没有查到这个货站,才知道被“黑”了。王先生先到交通运管局投诉,被告知需到公安局报案等待处理,直到现在依然没有结果。

  据了解,空车配货行业的管理部门至少有6个,涉及交通、公安、工商、市政、市容、税务等多个部门。但国家乃至地方的法规条文中,对这类行业却没有一个统一、专门的管理办法。据业内人士介绍,哈市的空车配货行业是从1993年开始,发展到今天至少有近千家,如何规范管理,各个主管部门说法不一。

  据哈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负责人介绍,空车配货行业管理起来难度很大,经常有交通执法人员在检查的时候被空车配货的业主打伤,最后还是不了了之。管理绝不是交通部门一个部门的事,交通部门的执法权限是有规定的,有些违法行为看到了也无权管理。运输管理处货管科万科长说,目前哈市共有政府核准的空车配货市场13家,业户约有300多家,凡是在市场里的用户都有交通部门批准的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其余的几百家一户也没批,都是“黑”户。每天都有电话或市民来投诉货物丢失、破损的事,多数是“黑”配货站经营的,我们的执法权力有限,只能告诉他到工商或公安部门解决。

  据记者了解,1998年哈尔滨市政府下达了36号政府令,并以此成立了哈尔滨市城市道路运输服务业联合整顿办公室,由主管副市长挂帅,交通部门牵头,公安、市政、工商等多个部门联合对空车配货市场进行了整治,当时取得良好效果。2000年7月,经过协商,将道外配货市场移交到道外区政府管理。但由于各个部门难成合力,助长了黑业户的嚣张气焰,占道、扰民、携款潜逃经常发生,个别无照经营的配货站已成为社会治安的隐患。

  问题

  配货站吃“霸王餐”托运无安全保障

  哈市一家化妆品公司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一个月前公司往七台河一家美容院发货,货已经到了,但1000多元的货款却没有返回来。好不容易找到经理,得到的答复是只能赔一半代收款,同意就赔不同意就算了,态度极为蛮横。王先生感到目前的空车配货没有安全保障,信誉太低,只好起诉到法院。

  8月11日,记者和王先生一起拿着票据来到道外三育街中吉配货站,一个光头、文身、戴金链子的人说,多大点事还弄到法院了,那有用啊!跟我们杨经理说吧。杨经理不耐烦地说,最多给你一半的钱,这就不错了,别人家连一半都没有,这是你票子上有价钱,否则不管你货值多少钱我们只赔你运费的35倍,单子不是写着吗,我们就按此规定来办,没的商量。无奈之下记者和王先生离去。

  据业内人士介绍,空车配货的流程共有四个环节:货主、本地配货站、异地配货站、买主。货到异地后,买主付运费及货款,货款由本地配货站再返给货主。目前通行的返款时限为一周。由于大多数配货站托运货物都采取这种方式,一个中型空车配货站一个月内所接触的现金量是十分巨大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月不向众多货主返款,配货站很容易积存百万元巨款。

  记者看到,配货站都有自己的配货单,单子上自行规定,有保险的走保险,无保险的货物无论价值多少钱,丢失都按运费的15倍赔偿等规定,没有公平而言。

  道外区胜利路派出所片警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因货物丢失来报案的事发生,配货站一般都证照不全,派出所调解不了,就只能让失主去起诉,但往往是起诉也没用。

  问题

  噪声、占道、阻碍交通配货站扰民屡禁不止

  记者采访发现,在哈市道外配货站附近住的居民苦不堪言,住在滨江街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三楼,每天半夜都被楼下货站装卸货物的吵闹声弄得睡不好觉,白天晚间不敢开窗户,晚间声大白天灰大,没办法正准备搬家呢。家住在道外保障街的刘先生说,这里的车天天堵,常常两辆大车并排在路上装卸货,弄得每天下班开车回家成了难事。

  哈市道外区承德消防中队的战士王义蛟说,配货站一般都是半夜出车,扰民,声音很大,战士们无法睡觉,白天大车一开,带起尘土加上尾气的黑烟,附近的居民都不敢开窗户,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堵车现象也经常发生,有好几次就连消防车也出不去。

  8月11日10时,记者看到,滨江站、华成加油站前,数十辆大货车将两边的路堵死,来往的车辆无法通过,只能绕行。

  8月18日下午,记者开车来到保障街,也被两辆批配货的车挡住,记者下车拍照,车上卸货的人说到,拍也没有用,车牌子是假的。在记者的批评下,货车才错开,堵了长长的车才得以通行。

  问题

  无专项管理法规执法难度大

  据业内人士分析,空车配货之所以携款私逃如此方便,这与国家及地方没有一个专项的管理条文有关。

  在部门执法中常常是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来了就改,走了就犯。有的业主还态度强硬,对执法人员软硬兼施,有时还发生执法人员被打现象。原因就是没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对此进行有力的制裁,无“法”所以无“天”。

  哈市运管处的万科长说,对于空车配货管理以前依据哈市政府36号令,目前,《行政许可法》实施后,36号令废止了。其他涉及到空车配货企业的条文都是十分零散和笼统的。现行的1993年12月26日由交通部出台的《道路运输服务业开户开业技术经济条件》中,对空车配货企业的开业资金规定仅为“不少于5万元”。这区区5万元的“事故赔偿保证金”,最大程度只相当于空车配货企业两天内所经手的资金量。7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也没有对空车配货行业的日常操作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即使相关,也属于政策指导性的。

  万科长无奈地说,交通部门只能对车辆运输进行制裁,处理占道、摘牌子是城管的职能,查封门则是工商的权利,治安案件、妨碍交通是公安部门管辖。单一的一个部门无法全部行使职权,经营者都懂法,弄不好反倒成了被告。

  如此一来,每个部门只能在法律条文规定的范围内对其进行管理。没有明确具体的法规支持,无疑加大了对该行业的管理难度。

  问题

  政府核准园区闲置率高周边配货站散乱经营

  据不完全统计,哈市有近千家配货站,进入政府园区的不足50%%。各物流园区都有很高的闲置率。以滨江公路货运站(龙运物流园区)为例,入住园区的业户仅55家,有30%%的经营场地闲置。其他物流园区也存在此类问题。

  交通运输管理处的单科长说,在交通部门核准的13家配货市场中,许多房子都闲置,原因是业主都嫌租金高不进入,主要是在我们园区里经营受局限,不如自己在外面自由。

  据行业部门统计,道外滨江货运站周围有300余家大大小小的配货站,这些配货站绝大多数在园区外无照经营,而且还存在拒开发票、偷税逃税等问题,恶性压价竞争现象较为普遍,不仅损坏了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和合法经营业户的利益,而且导致国家税费的大量流失。

  期待专管条例出台

  省货物运输协会认为,货物运输市场的混乱,不是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的孤立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发问题。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是诸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行业管理问题,也有企业自律问题;既有政策制定问题,也有监管力度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任何一个现代化城市的管理者,都不会容忍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

  哈市政府综合整治办公室负责人说,对货运市场混乱、不规范的治理,应该形成统一的模式,单一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往往缺少力度,哈市配货站的问题复杂,社会影响很大,各职能单位平时应加强管理,加大夜间督查。

  哈市交通运管部门则认为,针对目前情况,首先加大发挥政府职能,由其带头各部门联合办公,单靠一个部门,就现有的法规,无法达到治理目的。交通部门已经报请政府,尽快出台《哈尔滨市道路运输管理办法》,另外,请求省局加快出台《货款结算管理办法》,成立全省物流结算中心,这样货款通过银行直接结算,可避免货款丢失和携款潜逃现象发生。对于这两个还没有出台的管理条例,很多部门都表示出了相当的关注与期待。多年从事道路运输管理的一位执法人员称,一旦这个专管条例出台,现在空车配货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黑龙江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