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耀洁质疑并退出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奖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00:51 东方今报

  10月7日,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该组织总干事巴拉迪,以表彰他们做出的突出贡献。

  让人费解的是,一个名为“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委员会”的组织,举行的“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活动仍在进行,中国区108名候选人中,包括我省著名的高耀洁教授、环保大使田桂荣。

  昨天,记者在网上看到高耀洁教授发布的一份网上声明,退出所谓“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活动。声明发布日期为“10月6日”,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公布的前一天。

  高教授的网上公开声明如下(略有删节):

  再次声明退出所谓“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活动  

  2005年7月以来,国内多家媒体曾报道本人与107位中国妇女一起,被“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委员会”推举参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本人确实收到过该组织寄来的相关文件并填写了表格,但早在2005年8月6日便已声明完全退出所谓“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活动,但该组织所谓大陆地区联络人、北京教育学院的韩晓宁副教授称由于名单已向全球公布,无法退出,本人再次郑重声明退出该活动,此后该组织的一切行为与本人无关,本人保留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

  此前本人信任该组织并填写了相关表格,是由于文件是以香港岭南大学群芳文化研究及发展部陈顺馨、刘健芝教授的名义发来,岭南大学毕竟是香港的正规大学,不至于行骗。但此后种种事实,让我基本认定所谓“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活动纯属一场骗局或闹剧,原因如下:

  一、程序问题

  1.该组织一直声称该活动的发起人为瑞士国会议员兼欧洲议会议员文高(Dr. Ruth-Gaby Vermot-Mangold)博士,但从未出示过能证明此人发起该活动的任何正式文件;

  2.该组织声称已将所有参评人的资料送交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但从未出示过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收到这些资料的证明;

  3.该组织声称大陆的81名候选人是经过国内18位评委评选出,但却从未公布过评委名单,同样,该组织也从未公布过所谓国际评委会的评委名单。

  二、候选人问题

  从该组织发来的108位获提名的中国妇女的介绍来看,充斥了骗子,其中不乏早被媒体揭露的。如果我早看到这一名单,根本就不会参与。

  三、经济问题

  该组织于2005年8月2日发来通知,我辗转于8月6日收到。通知中说该组织将于2005年12月17日至20日在云南昆明举行“中国和平妇女交流大会”,希望每个代表拿钱出来赞助,还要求每个代表填写“愿意捐助和平妇女(中国地区)故事集印制费用”的具体金额,这就是赤裸裸地伸手要钱了!

  我绝不容许有人利用我的名字行骗,我绝不能让自己的一世清白毁在这帮人手里!2005年10月6日

  病房采访高耀洁

  我感觉“受骗上当”

  昨天下午3时,郑州一家医院病房,记者见到了在病房照顾老伴儿的高耀洁教授。

  高教授首先证实了“网上声明”是她“口授”、别人代为发布的。

  今年5月份,78岁高龄的高教授收到一封信,信中说, 由瑞士和平基金会支持的“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 年诺贝尔和平奖联会”组织的“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活动,将提名全球对和平事业有突出贡献的1000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她是被提名人之一。随信发来的,还有一份表格。

  “我当时认为是好事,是为妇女争取权益的,就填了表,寄了回去。”高教授说。“当时并不知道,别的候选人是谁。”

  今年7月份,国内多家媒体报道:“高耀洁已被提名与来自世界各地的998名妇女代表一起参与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角逐,我国共有108名妇女获得该项提名。”

  与此同时,高教授从网上看到了其他107名候选人名单。看完名单,高教授感觉“上当”了。候选人中,有“帮助农村妇女争取小额贷款”者,有“以文艺演出队的形式丰富了当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者,甚至有“养病期间,仍未放弃工作,至今仍在边治疗,边工作”者;而她们的身份,有校长、村支书、医院院长、法院副庭长、基层民警等。高耀洁教授感觉,自己“可能被人利用了。”

  8月2日,高教授收到通知,称“千名妇女名单已送交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结果将于今年10月揭晓。”通知还称,该组织计划于今年12月在云南丽江召开一次中国和平妇女交流大会,参会代表需交纳2000元的食宿交通费,并填写是否愿意捐助“和平妇女(中国地区)故事集”印刷费用。

  高教授彻底感觉“受骗”,觉得像是一场闹剧。

  8月6日,高耀洁教授致函“千名妇女争评贝尔和平奖国际委员会”在大陆地区德联系人——北京教育学院的韩晓宁副教授,表示退出活动。

  10月6日,高教授收到了韩晓宁回复的电子邮件。邮件称,“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活动不是一种欺骗性活动,国内的81名候选人是经过国内18位评委多次讨论、反复研究才选出的。并称,“每年诺贝尔各种奖项颁发之前,所有候选人的资料是严格保密的,因为我们这次活动是一个特例,得到了诺贝尔评审委员会的同意,才于6月29日向全球同步颁布了1000名候选人的名单。您的退出请求无法实现(名单已向全球发布),希望您能谅解。”

  收到这封邮件后,高教授迅即在网上公开发布声明,退出所谓“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活动。

  发布声明的第二天,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该组织总干事巴拉迪。

  “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委员会”

  记者在网上搜索“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委员会”,没有搜索到该组织,只是搜索到“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联络处”,地址在北京,记者拨打联系电话,却无人接听。

  另有一个联系地址是“香港屯门岭南大学群芳文化研究及发展部”,联系人分别是刘健芝博士(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联会中国及蒙古地区联络人) 、陈顺馨博士(岭南大学群芳文化研究及发展部“性别及日常生活研究项目”统筹人)。

  韩小宁否认自己是“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昨日下午4时,北京教育学院人事处王女士在核查学校教职工名册后,告诉记者,该学校教师中,没有叫韩晓宁的。

  记者随后拨通了韩晓宁女士的电话,韩说:“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我都没说过自己是北京教育学院的副教授”。

  韩晓宁说,自己两年前在京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做过教师,属于外聘性质,并无编制。2004年7月,她做了“争评诺奖”活动的志愿者。

  记者问她“如何看待高耀洁的退出声明”,韩表示自己只是普通工作人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活动组织方将在3天内发表声明,但声明“并不针对高教授”,而是就“争评”的工作做一全面说明。“很多人利用此事炒作自己,我们不予以澄清。”韩晓宁说。

  河南另一提名人梁军

  除高耀洁外,河南还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环保大使田桂荣,另一个是叫梁军的人。

  ”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网页关于梁军的介绍是:

  梁军 1945年生, 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对各种妇女群体进行培训,曾在河南参与创办女子学院和妇女博物馆。1998年建立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致力于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探索出农民文艺演出队、妇女经济小组、HIV感染者自助组织、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支持小组等形式多样的妇女发展道路。

  据记者查证,梁军原为河南省妇女干部学校教师,已于多年前退休。

  记者联系了省妇干校原校长孟玉英。据介绍,梁军于1980年代中期到学校工作,而学校则创办于1949年7月,梁军“不可能创办这个学校”,并且她也没有听说梁军在河南境内创办过“女子学院”。

  至于妇女博物馆,则创办于1980年代后期,当时由省妇联牵头,妇女干部学校的不少老师都参与了筹办。博物馆主要展示历代女性服饰及妇女艺术品等,先是设在妇女干部学校内,后来因为校舍紧张,挪到了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现在不知道还在不在”。

  相关链接

  诺贝尔奖不接受团体提名者

  诺贝尔奖提名名单要保密五十年

  记者网上查询到一条消息: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规定,诺贝尔奖只接受个人提名者(不是被提名者),不接受团体提名者。就是说,只有个人才有资格向诺贝尔评审委员会推荐候选人,任何团体组织都是没有资格向诺贝尔评审委员会推荐候选人的(被提名的候选人可以是团体组织)!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基金会信息处的乔娜女士曾就诺贝尔奖“提名”问题作出说明:“被提名者的名单对外界来说是绝密的,除了参与评选的18名终身院士之外,旁人将一无所知,提名名单需要保密五十年。50年内,任何人不得泄露被提名者的任何资料,包括他们的国籍、性别、所在单位、主要成果等一切与奖项有关的资料。”

  著名作家王安忆否认自己“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除了高耀洁外,针对“108名中国妇女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另一名候选人、上海著名作家王安忆已于7月20日发表声明,否认自己“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包括大陆﹑台湾与香港地区)108位和平妇女介绍(节选)

  范琼花,40岁, 四川蓬安县徐家镇方广村有史以来的一位女支书。方广村是一个极其贫穷的村子,因为穷,夫妻、婆媳打架不断。在一次调节打架的过程中,范琼花用言语激发了年轻夫妻外出打工的决心,从此,范琼花便开始了照顾这些外出打工者的孩子的责任。

  李军,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管城街道永丰社区党委书记、委员会主任。多年来,她以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拚搏,在战胜自身疾病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工作,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刘凤兰,中国山东省招远市白石夼村的一位普通妇女。她无私地帮助别人时常常表现出一种不顾一切的劲儿。在她大半生的生活里,没有人能说清她到底给别人提供过多少次帮助、到底多少人得到过她的帮助。她希望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爱,她希望生活平和而安静。(今报记者杨永平 孙旭阳 见习记者慕嘉烜/文 刘栋杰/图)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