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费俊龙一个跟头351公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04:36 都市快报

  昨天5时56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下,神舟六号飞船成功进行了首次轨道维持。这是神舟六号飞船运行过程中继变轨之后,又一次重要的飞行测控。

  据了解,此次神六发射成功纪念的首日封,从前天开始在航天城发行,当日便已卖“疯”。首日封上,显示的“神六”回收日期为10月17日凌晨5时。

  航天专家说,遨游太空的神六飞船,并非形单影只。我国研制发射的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正为飞行中的神六观风测云、保驾护航。

  原理

  “伸手一推”改变姿态

  飞船系统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说,为对飞船进行轨道控制、姿态控制和着陆反推,神舟六号上共装有56台各种发动机。

  “这些推力大小不同的发动机,分布在飞船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的不同部位,就像飞船的‘船桨’,既可控制飞船的轨道、姿态,也可控制飞船的速度。”秦文波说,“与发射飞船的火箭相比,这些发动机的推力简直小到不值一提,有的发动机的推力跟普通人轻轻伸手一推的力量差不多。”

  “然而,在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下,轻轻一推的力量,足以令飞船改变姿态。”秦文波举例说,2.5吨重的轨道舱,轨道维持时发动机点火只有6.5秒,消耗的燃料非常少。

  所有这些发动机,都是我国独立研制的。

  目击

  一个跟头飞了351公里

  16点11分,北京飞控中心一贯紧张严肃的氛围陡然变得轻松:航天员费俊龙14日晨在返回舱中清理胡须的镜头,非常完整地出现在大屏幕上。

  16点30分,精彩的一幕出现了:费俊龙半蹲在地上,用双手撑住船舱地上的两个固定物,然后突然向前,完成了一个前滚翻!之后,费俊龙似乎意犹未尽,又翻了一个。

  翻完之后,费俊龙笑着看了看正在给他拍照的聂海胜,好像在说“你不想也来玩一玩吗?”聂海胜报以腼腆的微笑。

  接下来,费俊龙又接连翻了两个跟头,而且动作一个比一个熟练。

  ———太空之旅真是乐趣无穷!

  记者粗略算了一下,费俊龙翻这4个跟头大约用了3分钟,以神舟六号每秒7.8公里的速度,他一个跟头就“翻”了大约351公里。

  成绩

  顺利通过四大考验

  从飞船起飞至今,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已顺利经受住了太空多种生理考验。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吴斌介绍说,在飞行上升段,航天员要经受过载、振动、噪声的考验。这个时段是飞船整流罩分离和船箭分离的节点,如果航天员身体不适会影响工作。费俊龙、聂海胜顺利渡过这一关,冷静监视和正确判断,分秒不差地向地面作了整流罩分离的报告,并及时做好了在异常情况下,补发船箭分离手控指令的准备。

  航天员面临的第二个生理考验,是在飞船从上升段到轨道运行段的交替期间。这时航天员从超重突然进入失重,容易出现空间失定向,也就是在上下、左右等方向上产生错觉。吴斌介绍说,从现有的国外航天资料看,航天员在这个阶段发生这种错觉的比例比较高,严重的话,也会影响太空操作。费俊龙、聂海胜顺利通过了这一考验。

  第三个太空生理考验,是飞船在轨运行初期,航天员面临空间运动病的挑战。空间运动病的症状如地面上的晕车、晕船,航天员会出现头晕无力、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话会丧失工作能力。从两人这几天在太空的出色表现来看,可以说他们经受住了这一考验。

  四是失重初期,航天员由于血液流向转移,会出现“航天适应综合征”,产生头晕、头涨、鼻塞等不适症状。这些情况,费俊龙、聂海胜也没有发生。

  吴斌介绍说,航天员的这些太空生理反应,通过地面的训练是可以克服和降低的。

  支援

  美国伸出合作之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说,10月6日,美国国务院中蒙处负责人向中国驻美使馆提出,愿意为中方提供神舟六号发射时的预警信息,以避免飞船和美国掌握的13000个空间碎片以及美国的航天器发生碰撞。

  “对此我们很重视,也非常感谢美方对我们提出这样的无偿支援。”胡世祥说。

  卫星专家张照炎说:“多年来,美国对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抱有戒心,严格限制乃至禁止与中国在高新科技领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他认为,美国现在主动提出预警信息,表明对中国和平利用太空努力的认可。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亚当·埃尔利12日表示:“美国赞赏中国及其取得的成就,我们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鼓掌。”(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