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沙场无憾尽善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16:21 中国航天报

  一位66岁的宽厚长者,一个六六大顺的美好结局。10月1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那580秒托举神舟飞船飞向太空的精彩弧线,为总设计师刘竹生的火箭生涯画上了又一个惊叹号。

  “也许,这是我作为火箭总设计师打的最后一仗,今后,我希望有年轻同志接替我的工作,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当火箭把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的喜讯传出后,头发灰白的刘竹生透露出他的愿望。

  两年来,刘竹生和他的火箭军团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不辱使命,全力以赴,为神舟六号飞船和航天员打造出一枚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的神箭。

  “现在大家都知道,神舟六号飞船不是神舟五号飞船的简单重复;同样,这一发

火箭也不是两年前发射神舟五号飞船的上一发火箭的简单重复。”刘竹生由此开始,介绍这发长征二号F火箭技术上的“独到”之处。

  独特之一:神箭装上“神眼”,俯瞰飞行过程。以往火箭发射时,科研人员只能通过遥测数据判读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表现,而不能直观地观测火箭的飞行状态和各种分离动作。“我们早就有为火箭加装图像测量系统的打算,但限于过去我国图像压缩技术水平还不高,这个想法一直没有付诸实施。这次发射神舟六号飞船,长征二号F火箭第一次用上了这一技术。”刘竹生解释到。

  这次安装的图像测量系统,一个装在火箭的整流罩内,另一个装在火箭第二级的壳体外。火箭起飞后,火箭的助推器分离、芯级火箭的分离、整流罩的分离、火箭与飞船的分离,都能被这两只“神眼”看的一清二楚,从而使科研人员结合遥测数据,以眼见为实的科学态度,更好地判断火箭飞行状态。

  独特之二:逃逸系统加“锁”,设置双重保障。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为了确保测试中的安全,除了已有的火箭电气安全措施外,需要在火箭逃逸塔的固体

发动机上再加装一个安全机构,来一个双保险。刘竹生和科技人员经过通盘考虑后,从善如流,在火箭总体部门与逃逸发动机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大量试验后,在逃逸塔尾裙和整流罩内壁安装了几个不大的“黑盒子”,即安全机构,就杜绝了误发火等可能发生的危害,使火箭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

  其实,在刘竹生的眼里,保证火箭安全托举飞船升空的利器,并不全部在于技术上的改进。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外人看不到的基础质量管理工作。“这一发火箭不是上一发火箭的简单重复,这句话不仅指技术上要改进,也是指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上的改进。”刘竹生作为“沙场老将”,特别提出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两年前,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倒记时的几个月里,长征二号F火箭试验队在基地不仅要白天工作,晚上还要进行复查、双想活动,虽然效果显著,但也让试验队员神经绷得很紧,身心都很疲劳。刘竹生不认为这是最佳的工作方法。当时他就暗下决心,再发射火箭,一定要在出场前就把这些工作作好。

  为此,他集思广益,制定多项措施。包括强化产品验收关,设计41套质量表格,从源头抓质量;对于技术状态有变化的产品,他要求作到“两不到两到”,即“设计不到试验到,试验不到分析到”;对于产品生产和装配,他要求科研人员作到“四不到四到”,即“测试不到验收到,验收不到检验到,检验不到工艺保障到,工艺保障不到人员保证到。”这样,大到火箭,小到一个螺丝钉,出了问题都能环环相扣,追根溯源,追查到责任人,弄清问题出在哪里,从而确保了层层质量控制。

  “我们搞了一辈子火箭,我自信在火箭设计的大方向上不会出问题,但关键是能否在细节上作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刘竹生道出了他心里的“质量经”。

  现在,硝烟已经散去。刘竹生却仍旧在忙碌着,他已经将几十年来在技术、设计和管理方面的经验结晶编辑成书,为培养下一代神箭接班人做出新的贡献。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刘竹生充满豪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用长征火箭把卫星送到了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我相信新一代航天人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把航天器送到380000公里的月球轨道上。”

  中国航天报记者 赵屾 冯春萍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