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六媒体报道新闻晨报专区专题 > 正文

历史回眸:世界各国载人航天实验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23:44 新闻晨报

  美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利用“阿波罗”的技术和剩余产品研制了试验性空间站,即“天空试验室”。“天空试验室”共进行了3次载人活动,从1973年发射到1979年自然坠落,在轨使用了一年多。3批宇航员在“天空实验室”进行了天文观测、地球资源勘查、生物医学和材料加工等270项试验。

  80年代初,美国宣布要花10年时间发展一种永久性空间站,以确保航天大国的领先地位,同时美国还邀请欧洲空间局、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参加联合研制和使用。美国大型空间站取名为“自由”号。但是,由于计划实施遥遥无期,随后美国科学家将多种生物随着航天器带入太空,进行失重生物学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1992年9月,美国航天员将12枚已受精的青蛙卵带上

航天飞机,结果孵化出7只蝌蚪。这些小蝌蚪行为很怪,在水面上窜来窜去,飞快地转圈游动,不停地摇动尾巴或前后翻滚。

  1996年12月,美国科学家与其他国家科学家合作成功地在空间站的暖棚里培育并收获了第一批太空小麦。这块麦田只有900平方厘米,收割了150多穗。这批墨西哥矮小型杂交小麦从播种到成熟只有97天。

  1998年,美国提出要在太空建立大型的国际空间站,以便于人类长期在太空进行各类科学实验。美国人在太空实验领域前进的步伐,变的愈加沉稳了。

  俄罗斯:

  前苏联首先将卫星和人类送入太空,早期的太空实验大多为生物体实验。

  在1962年发射的“东方3”号和1964年发射的“上升”号宇宙飞船上,前苏联科学家搭载了紫跖草,发现紫跖草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性状遭到破坏。

  自1986年2月20日“和平”号空间站入轨后,站内人员一般都保持在3人左右,他们长期在空间内进行各个领域的科学实验。“和平”号还对接过用于天体观测的“量子”1号舱,用于服务的“量子”2号舱和用于材料加工的“晶体”号工艺舱,用于生物医学、大气研究的光谱舱。它们组成了轨道联合体,供宇航员进行天体物理、生物医学、材料加工和地球资源勘探等科学考察活动。

  1990年12月,俄罗斯科学家曾把人参组织培养基带到空间站,进行太空培植实验,10天后发现人参在太空的生长量已相当于地面上1个月的生长量。

  在“和平号”空间站为期15年的太空之旅中,科学家进行了2.3万次实验,在细胞组织、血压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骨头和肌肉的萎缩、神经系统的紊乱等项目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并为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同类实验提供了不少珍贵的参考数据和资料。俄罗斯宇航员波亚科夫共在“和平”号上度过了438个昼夜,创造了人在宇宙中停留时间最长的记录。在太空工作的14个月里,波里亚科夫完成了950项医学实验。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还在天文观测、对地观测、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等领域拓展了人类的视野。

  其他国家:

  由于本身不具备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技术,因此以往欧洲以及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只能借助于俄美的空间站进行各个领域的太空实验,而这些实验中涉及的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的明显居多。

  1990年12月2日,日本航天员将6只2~3厘米长的雨蛙带上航天飞机。这种雨蛙背绿腹白,体侧有黑斑,趾的末端有吸盘,趾间有蹼,因而它们在太空失重状态下能平稳行走,跳动自如,既能向前跳,又能向后跳,但很少吃东西。

  1994年9月8日,日本航天员把4条青鳟鱼和340颗青鳟鱼卵带到太空。结果是,从地面上带到太空的鱼卵经过4~5天就孵出了鱼苗,而青鳟鱼在太空产下的鱼卵过了13天才开始孵化。看来,在太空孵化养鱼没问题,但在太空中鱼的繁殖却很慢。

  1997年,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称,蝾螈的幼虫可以在外层空间孵化,并在失重的环境下通过“游泳”的姿势运动。

  1998年,法国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了一项名为“费尔特”的实验,通过向雌性蝾螈注射荷尔蒙使其产卵,将卵子发育过程用特制的摄像机拍下来,带回地球研究。同年,由美、俄、日、加等16国合作建设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开始动工。

  1999年4月,法、俄宇航员在“帕尔苏使命”实验中将8只两栖类动物带上国际空间站。实验的总结报告称,两栖类动物是最适合在太空失重环境中生存的动物。

  欧洲航天局不久前宣布,一个由瑞士、

意大利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准备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人造软骨研制实验。如果实验成功,这将为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膝盖骨损伤患者的康复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日本已与俄罗斯签约,在3年内进行6次关于蛋白质的太空实验,以便于医药领域的研发。(实习生张源 晨报记者郭翔鹤)

  相关专题:神六媒体报道新闻晨报专区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