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木沙·苏来依曼笑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6日21:54 喀什日报

  疏附县萨依巴格乡12村4组的木沙·苏来依曼家庭收入已达到5万余元,人均收入1万余元,日子已过得相当殷实,难怪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而提及20年前,木沙·苏来依曼的笑容凝固了,他点上一支烟,为记者讲起那不堪回首的日子。

  “包谷馕、包谷糊糊、包谷面条,一天三顿吃包谷,一年到头粘不上几次肉腥味,即使这样,每天能吃饱就是最大的愿望了,”木沙·苏来依曼无奈的说,“全家人住在一间小
土坏房里,没有多余的房间做厨房,就在房子外面支了几块砖做饭。到了冬天,没钱买煤,就把炉灶搬到房子里取暖,烧的是麦草、棉花杆等,不但烟子特别呛,而且特别脏,整个房子被薰得黑黑的。咋办呢?能饿不死、冻不死就是好事情,哪敢有过多的非分之想。”

  提及发家史,还得从一头牛说起。1982年,组里(当时称小队)分给木沙·苏来依曼的父亲一头牛,说是分的,实际上仍是组里的公用财产,木沙·苏来依曼的父亲负责喂养,农忙时节这头牛要为组里义务做贡献,唯一的好处就是农闲时节自家用着方便,以至于就连木沙·苏来依曼的父亲都有搞不清楚自己是集体的饲养员还是这头牛的主人。而木沙·苏来依曼最初发家,还真亏有了这头集体分的牛。“牛在我家喂,白天属于公家,没办法我就让他晚上为我家出力,”木沙·苏来依曼不好意思地说,“我自制了一台石磨,乡亲们把棉籽、胡麻拿过来,我就用这头牛给他们免费磨清油、胡麻油,条件是油渣归我。当时清油一公斤才1.2元,油渣一公斤2角钱,一天卖油渣最多可以挣一块多钱。干了几年后,1985年这头牛最终以250元的价格被卖给了我们家,买牛的钱还是这头牛挣的。”

  当时木沙·苏来依曼家共分得了11亩地,虽然有一头牛作为“壮劳力”,而收成却少得可怜,因为无钱买化肥,一亩地的小麦产量还不足100公斤。第二年用卖小麦的钱买了袋化肥,收成才算亩产小麦超过了100公斤。也就是说真正走上富裕之路的时间还是近几年的事。

  1999年,在国家富民政策的感召下,木沙·苏来依曼斗胆一下贷了5万元,因为他看好了离家3公里的一片70亩左右的荒地。相信人勤地不懒的木沙·苏来依曼说干就干,一下和村里签了30年不变的承包合同。因是拓荒地,第一年赚不上钱是木沙·苏来依曼意料之中的事。第二年又亏了,第三年还亏,木沙·苏来依曼坐不住了。正在他无计可施之时,县农技推广站的工作人员来了,不仅给他的地进行土质检验拿出了“治疗妙方”,而且义务帮助他平地、播种、喷药、追肥。当年,木沙·苏来依曼的70亩地就为他带来了2万元的收入,木沙·苏来依曼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致富的劲头更足了,他用种田挣的钱买了40只羊,干起了以地养羊,以羊养地的聪明事。他说,每年70亩棉花杆、麦杆、玉米杆卖又不好卖,烧掉在地里作肥料浪费太大,有了几十只羊,问题一下就解决了,这叫以地养羊。羊粪作为肥料用来上地,这叫以羊养地。靠科技种田富起来的木沙·苏来依曼脑袋瓜灵光得让农业技术员都佩服得直伸大拇指。如今,木沙·苏来依曼家仅靠土地一项,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羊也由40只发展到了现在的100多只。站在丰收在望的棉田里,木沙·苏来依曼自信地说,今年的收成应不会低于5.5万元。

  富裕起来的木沙·苏来依曼富了不忘众乡亲,他把20亩地拿出来扶持贫困户,投入自己出,收成自己一点不要,受到乡亲们的称赞。他说,钱多了也花不完,不如帮帮比自己困难的人,富起来后才发现,帮助别人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说话间,木沙·苏来依曼的脸上透露出一种幸福的满足感。

  萨依巴格乡副乡长买买提·艾力说,这样的农业种植大户全乡每村都有几个,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起着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目前,该乡农民人均收入已由10年前的不足5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1200元,农民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在好起来。(文/喀什日报记者卢立峰)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