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应当成为全民族普及科学精神的载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02:42 东方早报 | |||||||||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 按原定计划,神六飞船今天“回家”。 对比先前的神五报道,媒体和民众对神六的关注度和兴奋度显著升温。神六与科技创新、与航天经济、与国防建设、大国尊严、国家地位、民族自豪感等宏大叙事词汇反复见
连续密集的各个类别的神六报道中,有一类报道虽不够起眼,却最值得称颂和倡导———它就是围绕神六所展开的航天科技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普报道。尤其是电视,这几天从央视到多数省级卫视,这类报道几乎达到了全覆盖程度。只要观众收看神六报道,有意无意中,你想不接受这类信息也难———因为这类音、像、图、文组合的信息唤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扇满足求知欲的窗户。 我们认为,这是媒体及各类专家学者与观众和读者实现科普互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其对民众所能产生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影响虽无从定量描述,但其价值内涵却远甚于对神六发射成功单纯的欢呼与赞美。 本次围绕神六升空所做的体量前所未闻的科普报道,尽管各类媒体功不可抹,但就总体而言是在“集体无意识”中仓促推出的,其零乱、重复、低层次、单调、过分强调解释而忽略想象及某些内容缺乏寓教于乐的特性也显见其中。客观地看,从神五报道的“内敛”和“小心翼翼”,到本次神六报道的“大胆”和“张扬”,中国自信心提升和透明度提高,令诸多媒体在欢欣中同时凸显事先筹划准备不足,大量的播出时段和版面急需填充,只好用缺乏“精加工”的科普报道救急。 因此,围绕神六这个叙事主体,众媒体所作的大量科普报道,还局限于媒体“自选动作”、阶段性动作和自身特定需求阶段。或者干脆说,这样的科普报道还不是众媒体的“集体有意识”使然。 建国至今,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段里,国内科普始终停留在“口惠而实不至”的层面,强调媒体乃至专家学者在科普中的“集体有意识”,并非说只要媒体与专家学者在科普中克服了“集体无意识”,国内科普现状就会有个明显改观。我们所强调的“集体有意识”更是针对依附于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的各级科普机构以及政府本身而言,在引领科普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集体无意识”或意识不足。就以本次为例,当载人飞船作为科普载体翩然而至时,观众和读者几乎没有看到科普机构主动的科普作为。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科普与保密之间,信息与讹误之间,好奇心满足与报道分寸掌握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凸现,其间的界线如何厘清,透过对“苦衷”的解读,人们易发现,缺乏专项行政规章成为制约科普发展的另一道无形屏障。 明清以来中国科学技术的逐渐落后,一定程度上与中华民族缺乏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及探索精神有关。举个例子,在网上搜索“好奇心”,成千上万个相关条目,绝大多数均停留于培养幼儿好奇心层面。事实上,对中国社会不同年龄组群的民众而言,缺乏好奇心几成“民族通脖之一。一个民族的科技情愫是人文情怀的必要组成部分,刚刚落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若说创新作为一种能力由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组合表征的话,显而易见,好奇心和想像力是培育创新精神最前道的基础性环节。故而,满足人们好奇心是个严肃的公共话题,为此所作的努力和投入不能只停留于“幼儿阶段”。 以神六为起点,人们希望类似的科普报道(传播)不再只是媒体和少数专家学者的“自选动作”和“阶段性动作”,它理应成为主要由政府担纲的“规定动作”和“常规动作”。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