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副总柴勇做客新浪聊神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06:09 新浪网 | |||||||||
鑫诺卫星通讯有限公司副总裁柴勇先生 鑫诺卫星通讯有限公司副总裁柴勇和主持人宋晓军 新浪网10月17日凌晨5:00就神六着陆邀请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柴勇先生进行网络聊天。 内容导读:
●神舟六号安全着陆,落点离预定地点只相差一公里,非常精确,相当于十环成绩。 ●卫星在这次神六返回过程当中提供通讯保障,采集和传输所有信息。 ●飞船通过黑障时,天地无法通信,但是地面可以对飞船进行跟踪。 ●我们的减速伞技术先进,确保了飞船和航天员的安全返回。 以下为本次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就神舟六号成功着陆之后,我们请来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柴勇先生跟我们一起来对神舟六号成功着陆进行聊天。下面我们先请柴勇先生介绍一下自己以及神舟六号着陆前后的感想。 柴勇:各位网友大家早上好!我想今天这个时刻又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和激动人心的日子,跟五天前神舟六号发射的时刻同样令我们心情激动,我们现在得到的有关信息,已经知道了神舟六号已经安全着陆了,现在在着陆场相关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着陆场的寻找航天员和寻找返回舱的工作,我想呆一会儿就会看到有关航天员自主出舱的经典镜头。 主持人:这里向旁边没有电视机的网友说一下,一旦航天员出舱,这些画面出来,我们会在聊天过程当中把画面插进去,大家随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知道航天员在出舱的过程当中,可能有先有后,到底谁在先,谁在后,大家到时候就可以看到了。现在通过五天来我们互联网上的直播,大家发表的无数的这样一种感想、感慨,今天应该说是到了神舟六号上天最高潮的时候,大家问题我看看大家也提了很多,我看有发表在昨天晚上都很晚的时候,今天4点43分还有贴子过来,还是有相当多的网民在关注。 这一次刚才我们已经得到消息,神舟六号安全着陆之后,离预定地点只相差一公里,柴先生能不能就从你通讯卫星的角度,测控的角度,能不能把距原来规定地点一公里精度能解释一下吗? 柴勇:我先简单说一下,我是做同步通讯卫星的,我们公司也是运营有关的这方面的卫星,我们的卫星在这次神六返回过程当中也为神舟六号的返回提供了有利的通讯保障。当然我做卫星测控也做很长时间,超过15年以上,我想据我的经验来看,这次神舟六号返回,从三百多公里开始到最后精确着陆,离着我们所谓的地点只有一点几公里的距离,相当精确,可以说非常准确的一次完美的着陆。一般来讲这么远的距离,划定如果按照我们通常在陆地打靶概念,如果着陆在十公里范围就算打中十环,现在我想打在一公里的范围上,应该是十环的十环了,应该这个概念。 主持人:您是做通讯卫星的,我们所谓的黑障,就是卫星返回过程当中的黑障期是无法跟飞船里面的航天员或者里面的情况进行通讯的,大概如果说是过了黑障之后,飞船还在下降过程当中,比如说到了四十公里开伞等等这个过程当中,出了黑障区还有一段到地面这段时间,一般来说它是地面的测控人员和飞船当中会保持联系吗在这个期间? 柴勇:我想我们所谓的黑障实际上是一种在返回舱接触大气层的时候产生一种摩擦,在飞船周围产生带电粒子,也是等离子体,它起了屏障的作用,使返回舱与外界的电讯现在暂时的中断,这段时间内返回舱和我们地面是无法保持联系的。在出了黑障以后,我们的返回舱可以实现和地面的沟通和联系。 我想在黑障期间虽然我们没有办法与航天员或者返回舱内部进行联系沟通,但是我想我们还可以有一些其它的补救的手段对它进行跟踪,只能是跟踪而已,但不能对它进行跟内部的通讯。 网友:整个神六工程,包括天上、地面、水上等所有系统与设备所用的时钟信号是由我国自己的报时系统提供的吗? 柴勇:这个是完全正确的,完全是我们自主的受时系统提供的。 主持人:现在我们看到电视画面上还是北京的航天测控中心,大家等待着最终看到神舟六号飞船以及咱们两位航天员出舱的画面,现在我们摄像记者还没有赶到这个地方,或者信号还没有传回来。下面咱们再谈一下网友的问题。 网友:这次的着陆过程大概是3点42分左右开始往下走,等于把轨道舱抛掉,接着再把动力舱再把它抛掉,然后飞船下来,在这个过程当中,飞船的整个的下降的轨道或者说下降这样一个走廊,因为您是搞卫星,它在轨道当中运行这一套,轨道计算这一套您很熟,它是怎么计算这样一个东西?是由地面来控制它,比如抛掉轨道舱,抛掉推力舱这些计算的角度,包括这样的信号的测控大概是怎么来完成的? 柴勇:我们现在看到或者已经知道了飞船已经着陆了,但是实际上整个的过程应该来讲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持续大概4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从着陆那一时刻往前推大概40多分钟开始的准备着陆第一个指令状态,这个指令也是同我们的地面或者是海上的测量船发到我们飞船上去的,这个我们的行业术语一般叫指令的注入,给它一个信号注入上去,让它在某一时刻开始执行,你比如说我们第一点在我们的大西洋上空我们远望船对我们飞船进行指令注入,然后它就开始调姿,当然应该先是轨道舱和返回舱的分离,这个指令发上去,然后再紧跟着进行相应的调姿,然后再往下就是推进舱和返回舱的分离,再进行调姿,这样几个过程完全都是我们的地面的测控站或者测量船把有关的指令发上去,然后按照预制的时间来自动执行。 主持人:这次的返回的轨道,刚才咱们说到了它落地离预定地点只有一公里多一点,也就是说这一次的轨道的测量和计算,包括它遥控跟轨道舱和动力舱的脱离,应该说是非常精确的,但是为什么现在咱们的画面上还没有出来,如果差一公里多找到飞船的落地点,应该说这个画面是很快,我看现在已经过去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将近四十分钟,这个时间好象还是没有出来这样一个画面。可能从信号传输角度上来说,您怎么去看这个现象? 柴勇:落地点准确度当然与第一时间切入大气层的角度和时间是非常直接相关的。第二它落地以后我们的地面的主着陆场的搜索队,有地面的搜索,有空中的搜索,它会发现,我想刚才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已经着陆了,而且有一个具体的着陆范围,这个标志着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位置。为什么现在信号还没有过来,可能是一些视频信号的传输可能在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或者是处理,我想可能是这个问题。 主持人:这个视频信号的传输是不是通过你们这个通讯卫星系统来走的? 柴勇:对,完全正确,因为在那个环境下我们卫星的应急通讯是对这种通讯方式提供一个非常有力的保证。包括在海外的这些测量船,它的信息的传递,比如一到四号远望号测量船所有的信息传递到我们航天测控中心和我们西安测控中心都是使用了卫星来进行传输的,因为这么样一个远的距离和它在海上漂洋我想只有通过卫星进行传输。同样着陆场那种环境下也是用卫星保障所有信息的采集和传输的。 网友:神舟系列飞船着陆,用火箭减速不知道俄罗斯联盟系列是否类似减速装置?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俄罗斯我们知道俄罗斯实际上用伞降的技术是非常高的,在七十年代俄罗斯的冷战期间,在前苏联,在对欧洲进行兵力投送的时候主要是靠空降兵,他们的技术非常高,当时大概几十吨的坦克就能够把人搁在坦克里。前不久有一次中俄演习,我们看到空降的装甲兵的时候我们还是人车分离,而俄罗斯早就实现了人车一体,也就是几十吨重的坦克都可以通过降落伞,人坐在坦克里面直接落在地上。当然为此冷战期间前苏联大概七十年代也付出了很多代价,当时我记得72年有一次演习,好象有一个将军级的人坐在坦克里把颈椎都给摔坏了,实际上在空降兵里有相当多的军人为实现人车一体伞降,很多人脊椎甚至生命都付出代价。所以俄罗斯在用伞降飞船技术上应该是最好的,世界上最好的,比美国还要高。咱们的飞船的伞降经验应该说很多也是在借鉴俄罗斯,所以我觉得俄罗斯包括这样的减速火箭,离地一面的反推火箭这些技术都是非常成熟的。 网友:火箭点火减速是要着地一刻,底部与地面倾斜时怎么办?火箭还能减速吗? 主持人:这位网友问的问题比较有意思。 柴勇:他看起来比较了解,或者对这个问题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我想是这样的,在最后的着陆的一刻,我们的飞船的位置应该是始终保持垂直的,这个是我们必须做到的。而且在前期,就是用伞降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调整姿态,而且把姿态调整非常好这种情况下才能够保证他最用垂直的伞推火箭来事实最后的减速。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打开伞舱盖之前甚至更早,在我们返回的控制的切入角的时候,它是倾斜下来大概是两度左右,应该是切进来,在这个时候就应该把飞船控制的很准,让它最后能够基本是顶朝平行的底,地面和底平行的,这样一米左右反推火箭才能起到它减速的作用。 柴勇:因为我们飞船上有很多的自主的或者是可以实行人控的导航设备,比如它有一个自动的测高,比如在多少公里要实行开伞,这都有一个测高的,在这个测高的标定下它的伞打开。它在下降过程当中,它的自动的导航设备对它进行飞船本身的姿态进行不断的调整,比如说俯仰轴,偏航轴不断调整,使它保持正确的姿态。最后伞降过程当中同时不断对它进行调整,这个几乎在最后阶段是一个完全可以跟地面是一个平行的角度来实施才能保证助推火箭反推的效果最好。 主持人:现在电视画面上还是没有出现咱们的飞船的画面,包括咱们的正在等的航天员出舱,这是新的信息,当然现在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画面,现在电视画面上还是北京测控中心的控制室,大家还在静静的等着,有的网友一边上网一边看电视,大家也在着急等着这样一个结果。现在如果没有电视机的网友,我们可以说一下那个地方大概的温度是摄氏零下两度,包括风力是2级,摄氏零下两度的时候,可能是有一些冰或者怎么样的,我想问一下柴先生,如果温度很低,对咱们的通信信号传输会产生什么影响? 柴勇:像现在报出来的着陆场的气温对通讯来讲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太大影响。我想大家可能还是比较关心的航天员坐在那等待或者是准备出舱这个时候气温会不会对它有影响,我想根本有关资料的披露,像我们飞船着陆以后,或者哪怕是掉在水域附近范围能够自主保持24小时的生存状态都没有问题。 像目前我想着陆场温度应该对航天员,对我们整个通信联系应该是够不成任何影响的。 主持人:现在我看咱们的画面上始终是这样一个画面,咱们回过头来再说他的着陆,神六现在这次的着陆应该说比神五好象还要精确一点,从测控的角度,从咱们的第二次载人航天,当然在这之前已经有1到6,应该说第六次,虽然前四次是没有载人,但是肯定对这些轨道的,对返回舱这些轨道的测算是越来越精了,这应该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一个在遥控手段上,再一个本身飞船的机械、传动这些方面应该说是不是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柴勇:我想是,大家可以通过神五和神六两次的着陆点比较可以看到。我记得大概在神五的时候,应该是从披露的资料上来看,据说当时是离着靶心,也就一个点只有4.8公里左右,这次一点几公里,提高幅度我想从测控角度来讲,这么远距离这样一个长过程的着陆,提高的幅度还是非常大,精确度也是非常高的。从这点上我想可以反映出来我们国家在卫星飞船的返回的技术的处理上,同时对遥控遥测以及航天器的制导这个技术上,我相信是有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只有这样几个点的保证才能够实施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一个成果,就是着陆点离靶心只有一点几公里这样一个准确的着陆。 主持人:我再重复一下信息,咱们神舟六号安全着陆之后,在飞船舱里面两位航天员已经向飞控中心报告说他们的身体状况良好,这些信息都是已经传回来了,只是现在我们在这里等待着他们的画面,我看现在正好一个小时了,离飞船着陆一个小时过去了,现在他们的出舱的画面还没有出来,但是我想可能一个是他们还是在舱里面,咱们的周围的着陆点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打开舱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不知道这个过程当中会不会还有什么意外的发生?比如舱盖打开,因为他们舱里肯定没有问题,已经传回来了信号,包括找到他们。现在有一个信息没有传回来,伞是不是割掉了,虽然落的很准,伞把他们带走了,及时的把伞割断了,最后我们看到画面的时候或者等他们回来说,如果伞是按时割断了,我想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的拍摄人员,包括地面站,地面的卫星站人员应该到了,到了之后应该把画面及时的传回来了。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