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苦等三年 小凯丽终获救命干细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03:15 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 梁虹

  早报讯 据《北京晨报》报道,一场持续近三年的跨洋爱心接力终有收获。昨天下午,带着浙江医生汪霖的祝福和由他捐献的240毫升“救命血”,美国医生苏珊娜踏上了返乡之路。在大洋的另一侧,美国女律师琳达夫妇和他们重病的中国养女小凯丽正满怀希冀地等待着这份“生命的礼物”。

  三年终得救命血

  “我们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华骨髓库管理中主任洪俊岭昨天告诉记者,琳达2003年来访时,中华骨髓库正处于初建阶段,入库的志愿者资料很少。但是凯丽的资料一直保存在中华骨髓库内,并随时在新入库的志愿者资料中进行检索。今年8月,当中华骨髓库库容接近30万人份时,终于在新入库资料中,为小凯丽找到了初配相合的志愿者。他就是来自浙江的医生汪霖。而且经过美国方面的高分辨率测试,汪霖的HLA配型与小凯丽完全吻合。

  小凯丽生命危在旦夕

  “这已经是小凯丽最后的机会了。”此次专程来京接受救命血的美国威斯康辛州儿童医院的苏珊娜医生告诉记者,小凯丽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今年年初,凯丽曾经接受过一次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由于没有找到完全匹配的骨髓,移植的效果并不好。小凯丽仍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测试显示,这应该是最适合小凯丽的救命骨髓了!我们对此寄予期望。”她说。

  抽出240毫升救命血

  昨天清早7时,早早起身的汪霖平静地躺在道培医院的血细胞分离室床上,等待着医生们进行最后的操作。在仔细消毒后,医生将两根取血针分别插入他的双臂,同时身旁的血液分离机开始工作,宽大的记录屏上显示着已经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的数量。

  “感觉挺好1前一天下午已经接受过首次采集的汪霖安慰着一直在一旁守候的母亲。

  上午十点三十分,经过3个半小时的采集,120毫升造血干细胞被装入采血袋内。加上昨天已经采集的120毫升,总共240毫升救命血将被送往美国。手捧着尚带身体余温的救命血,苏珊娜医生连声道谢:“今天应该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琳达夫妇也通过苏珊娜带来了感谢信:“您的奉献承载了我们全家的未来,给我们带来希望。您是一位英雄。”

  面对琳达夫妇们的感谢,汪霖显得非常平静。“救死扶伤本就是医生的天职。今天能够为小凯丽的重生做一点事情我非常开心,而且感觉很荣幸。”短暂休息一番后,汪霖已经可以随意走动了。他表示爱心是没有国界的。

  移植将于11月份进行

  昨天下午,带着人们的祝福和240毫升已经装在低温箱内的救命血,苏珊娜医生登上了返回美国的班机。她表示,回去后根据小凯丽的情况,医院将会尽快为她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预计移植将在11月份进行。这意味着近三载的跨洋爱心传递,将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

  新闻背景:三年苦等相配干细胞

  小凯丽今年8岁,原是湖南常德弃婴,1998年被美国琳达夫妇领养。

  2002年,小凯丽不幸患了重症再生不良性贫血。

  2003年,凯丽的养母琳达先后两次来华为凯丽寻找配型,因为当时中华骨髓库数据很少,没有找到相合的配型。但是,凯丽的资料一直被保存在中华骨髓库,并随时在新入库的志愿者资料中进行检索。

  今年8月,当中华骨髓库库容近30万人份时,终于在新入库的资料中,为凯丽找到初配相合的志愿者———浙江某医院的医师小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