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促进就业 担子不压企业肩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04:32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本报讯(记者 杨在文)昨日记者获悉,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牵头起草的《促进就业法》草案已于日前起草完成,不久将提交国务院进一步修改完善。据参与该法前期起草工作的专家介绍,促进就业法主要涉及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措施、劳动力市场管理、公共就业服务,促进特殊群体的就业等方面。促进就业主要通过市场手段进行,不增加企业负担。

  就业担子不会压在企业肩上

  昨日,记者就《促进就业法》的制定采访了中国劳动法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全兴教授。王全兴说,促进就业法主要规定的是政府职责,不会把就业这个担子压在企业肩上。不过,政府职责并不是指政府包办、政府安置。促进就业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通过宏观调控、制定产业政策活跃市场,创造就业机会;二是政府通过减免税收、信贷扶持等市场手段来鼓励企业吸收再就业工人;三是政府组织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开发劳动力资源。

  王全兴说,政府花钱培训劳动人口,不仅有利于促进就业,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制定反歧视条款助残疾人就业

  据王全兴介绍,促进就业法强调平等就业,将对残疾人就业、妇女就业以及少数民族就业等制定专门的反歧视条款,并制定具体措施促进这些弱势群体的就业。

  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王全兴说,在草案起草过程中,有教育部门的人士提出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做出专门规定,但也有人反对。一方面,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不应该浪费人才,做出专门规定也是有必要的,但主要方面应该致力于解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例如户口问题等等。

  王全兴说,高校毕业生不是就业的弱势群体,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则不应该获得政策倾斜。

  有望专门对民工就业作出规定

  王全兴说,促进就业法不应只是促进城镇人口就业法。我国有地方已经制定了促进就业条例,但是只是针对城镇人口。国家的就业促进法注重城乡就业的统筹,全面促进各类劳动人口的就业。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王全兴说,规范和促进农民工的就业是关系建立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促进就业法有望专门对农民工就业做出规定,规范农民进城务工的渠道,保障农民工的权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