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航天,站在新起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05:00 辽沈晚报

  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结束环绕地球325万公里的太空之旅,回到祖国的那一刻起——中国航天,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它预示着,在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后,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度。

  两度金秋,两度飞天,两度辉煌。从杨利伟两年前独自一人造访“天宫”到今日黎明费俊龙、聂海胜携手巡天归来,太空还是那片太空,中国航天人却用一系列的飞跃,把一个国家崭新高度标记在了太空之上:成员从一人到两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五天,航天员活动范围由返回舱扩大到轨道舱……

  这是中国航天人的新高度,也是中华民族的新高度。它表明,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据应有的一席之地,有能力依靠自强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是中华民族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结晶;载人航天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载人航天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和启示,是我们国家政治优势的生动展示。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作为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包括了飞船、火箭、测控通信等七大系统,涉及力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自动控制、微电子等众多领域。投入研制、试验和协调配合的单位多达3000多个。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又一次空前迸发。无论科研人员还是保障人员,无论火箭、飞船的研制者,还是发射尝着陆场的建设者,情系载人航天事业的千军万马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汇聚成了助推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靠的是自主创新的勇气、智慧和精神。对于载人航天这样影响国家发展的尖端技术,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突破。广大科技工作者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不仅在载人航天领域不断突破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而且锻造出了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航天人才。从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载人飞船,到可靠性、安全性分别达到97%和99.7%的运载火箭,从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体系到先进的航天测控网……一系列新技术、新创造、新成果,无不是航天人自主创新的智慧结晶。

  一个国家的高度,需要一些标志性成果来体现。如同两弹一星一样,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把中国的大国地位,把中华民族的信心、自豪与荣耀托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当曾经的梦想都成了光荣,光荣又孕育着新的梦想。中国已经宣布实施探月计划,建立太空站,进而飞向火星……中华民族的梦想也会因此飞翔的更高更远。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之时所说,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所有的新高度都是新的起点。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以此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已跨入第二阶段。

  雄关漫道真如铁。虽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奉献的作风和精神早已加注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火箭之中,它必将托举中国在新的起点上飞得更高、更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