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快乐“神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08:10 东方网-文汇报

  昨天早晨,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再次以出版《号外》的形式,迅速向读者传递了“神六”归来的消息。本报记者在淮海路、上海博物馆和向明中学等《号外》发送点,感受到了上海市民喜悦兴奋之情。

  ■实习生罗莉芳报道——

  感谢两位飞天英雄

  “神六回家啦1“我们成功啦1在上海博物馆门前,几乎每一个接过《号外》的行人都这样激动地说。尽管许多行人赶着去上班,但看到“神舟六号回来啦”的《号外》,他们一个个主动前来索要《号外》,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留作纪念,为了这一辉煌的时刻!

  一群准备去旅游的Intel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的职员,边看《号外》,边用他们年轻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兴奋之情。他们告诉记者,今天一大早大伙儿碰面所说的第一件事就是“神六”,今天最开心的事情也是“神六”归来。他们说,除了自己之外,单位同事和家人,从“神六”飞天的那一刻起都一直关注着、期待着、祝福着,今天终于迎来了最后的成功,他们为此感到高兴和自豪。

  “我们很羡慕也很感谢两位飞天英雄,他们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一位姑娘这样说。还有一位小伙子说,自己很向往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一直很想去发射地感受现场的气氛,目睹感人的情景。寒冷的天气,高昂的激情,那一刻我肯定会被‘神六’震撼,会被飞雪下英雄们的豪气和壮志倾倒。一生当中如果能够收获这份激动和感动足矣。”

  ■记者钟慧报道——

  再给我一份《号外》

  10月17日上午8点20分,距离神舟六号安全着陆不到4个小时,本报青年编辑记者们就赶到市区各处散发《号外》。在地铁一号线陕西北路站出口处,正是上班高峰,从地铁口出来的年轻白领们行色匆匆,许多还不知道“神六”已经安全着陆,接过记者递上去的《号外》惊喜万分:“啊,‘神六’已经回来了1

  在附近上班的小林,接过《号外》急匆匆地边走边看,走出数十米远又忽然折回来问:“我能再要一份吗?”原来他父亲是《文汇报》的忠实读者,他想为父亲保留一份作纪念。从美国来上海工作的Martin也走上前要了一份,他告诉记者,他的朋友是文新集团的英文报《ShanghaiDaily》的编辑,他自己正在努力学习中文。浏览了一下英文标题,他翘起了大拇指,说:“中国人,了不起1

  ■记者陆静斐王磊报道——

  孩子们的“科技早餐”

  “成功咯,太棒了1早上7点55分,向明中学高二(10)班的教室里一片欢腾,师生们看着学校专门剪辑成15分钟播放的“神六”安全着陆的短片,激动不已。校长许建苗介绍说,每周一上午的第一节晨会课是该校的“科技早餐”时间,进行各种科普活动。今天“神六”安全着陆,让全校观看这个短片的22个班级学生的这顿“早餐”格外丰富和精彩。

  站在学校祝贺“神六”成功着陆的电子显示牌前,高二(10)班的柳成荫指着《号外》上的两名航天员和一旁的同学议论着:“航天员的视力、抗压能力等要求多高啊,我们的身体素质还差很远啊1柳成荫说成为航天员是不少中学生的梦想,尽管选拔的条件非常苛刻,但还是激发了他们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热情。

  “是啊,看这两个航天员多神气,而所有后方的技术人员也同样伟大。”高二(1)班的季虞文手捧我们发放的《号外》,和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与成为一名女航天员的梦想相比,她觉得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幕后英雄”更为实际:“我希望现在学更多的知识,争取以后能成为坐在航天飞船控制中心的一名出色技术人员。”

  市民喜看《号外》。本报记者傅国林摄

  “我也为‘神六’高兴。”谢震霖摄

快乐“神六”
快乐“神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