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文化纪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0:01 上海青年报 | |||||||||
没有人能忘记,这位文学巨人对中国的文学曾产生怎样的作用,中国文学已经并将继续取得辉煌的成就,而巴金是其最坚实的基石。 1904年11月25日\(农历甲辰年10月19日\),巴金出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1921年巴金十八岁。2月,成都《半月》刊第14号出版,巴金参与《半月》刊的工作。四月出版的《半月》刊第17号刊载《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这是目
1929年署名“巴金”的中篇小说《灭亡》开始在《小说月报》连载,至四月载完,在文坛引起反响。《灭亡》的发表使他真正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这一年,巴金二十六岁。1931年署名“巴金”的小说《激流》开始在《时报》上连载。1933年巴金和靳以、郑振铎创办《文学季刊》,任编委。1944年5月8日,四十一岁的巴金在贵阳郊外的“花溪小憩”与肖珊结婚。开始创作中篇小说《憩园》。巴金第二个创作高峰开始。1945年巴金重新开始创作《寒夜》。十一月,由重庆到上海,开始筹备恢复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巴金当选为该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0月1日,巴金在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1957年这一年,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创刊,巴金、靳以任主编,老舍的《茶馆》发表在《收获》的创刊号上。三月在北京参加作协创作规划会议,与赵丹、方纪等受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79年巴金《随想录》\(第一集\)由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1986年巴金完成了从1978年开始创作的《随想录》,中国文人再次见到巴金的风采。1995年这一年,巴金九十二岁,他出版了《随想录》的续篇———《再思录》。2003年巴金一百岁。国务院在上海授予巴金“人民作家”光荣称号。2005年10月17日,巴金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