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锡字号”能打多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0:42 江南晚报

  本报记者吴军

  繁华商市格局突变

  无锡自开埠以来,商业经济一直繁荣不衰,店铺林立,万商云集,是苏南地区商流物流中心。无锡本土商业非常强大。一百到九百,一副到七副,交电站、五金站、百货站等
8大批发站,还有“东方红商厦”、“三阳南北货商潮等等,以强大的力量统领着整个商品市常因此,在十多年前,当外地客商试图冲进无锡城,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美罗百货、上海华联、上海精品、心族百货、梦之岛购物中心、马尔斯广场等先后退市。无论是沪商、浙商、粤商,无论他们在其他城市是否成功,到了无锡基本上都会败下阵来。记者翻阅资料,在1996年,商业大厦、一百等国有商业几乎是一统天下,由日本人任总经理的八佰伴刚刚开业,只是给市民一个新鲜感。而此时,百惠、天惠、百业、华联、永安等国有本土超市欣欣向荣,纷纷到居民区抢占场地。

  然而,外资的到来是无法阻挡的,随着开放程度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城市的每个角落,商业当然也无法幸免。原来的计划经济、区域经济模式被打破,原有的商业格局被更新。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来了;香港资本、台湾资本进市了;沪商、浙商、粤商卷土重来。

  国内外资本抢占商业零售市场,把无锡商业闹腾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据统计,至2004年,无锡商业洋资程度就达到百分之七八,高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位列第二。开放程度较高的无锡商业带来了市场的繁荣、商品的丰富,但同时也把无锡本土商业逼上了悬崖绝壁。

  “与狼共舞”硕果仅存

  “我们在与外来商业的竞争中顶住了,不仅没有败,而且得到了发展,保持了赢利。”一百集团董事长陈建安如是说。他把与外来商业的竞争比作是一场舞蹈表演,本土商业跳的是秧歌舞,在别人跳着拉丁舞进来的时候,他们在观摩、在学习,同时也在负重前进。虽然强大的资本实力、优势的连锁模式让他们望尘莫及,但他们学会了现代管理,培育了自己的企业文化。面对外来商业的凶猛抢滩,一百集团逆流直上,凭借多年百货零售批发的丰富经验,融合现代管理新理念,坚持突破结构类同,布局类似的框框,开创“专业与特色比较明显,符合一百个性特点”的新路。以亲情服务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年销售额保持在10亿元。

  陈建安说,在这个“与狼共舞”的十年中,我们打赢了。但现在面临着一个新的拐点,正处在改善经营方式的阵痛期。环视周边,原来同一战壕里的兄弟都已不见了,孤独感袭上心头。是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还是等待着被别人的资本来吞并?这是放在我们全体一百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几年来,屡有上海、南京等处的商业企业来洽谈过,但作为无锡历史最早的百货商场,不能轻言放弃,不能轻易“易帜”,想要为无锡商业留下一面旗帜。更何况,我们经营状况稳定,员工待遇逐年提高。生存是没有问题,但如果要大发展,就面临着没有舞台,没有资金,没有扶持。眼睁睁地看着机遇流失,或是眼睁睁地被别家兼并,都是心犹不甘的事情。陈建安向记者展示了一百最新的发展蓝图,他说,现在我们已作好了准备,只欠东风了。

  机会不多仍需“东风”

  许多本土商企经营者都有过和陈建安同样的苦恼,他们希望的“东风”就是政府的支持力度。多年来为地方财政作出过贡献,但要到与外来商业比拼时,却没有得到更大的支持,因而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连同等的国民待遇都达不到。有的经营者说,中国入世时承诺商业流通业的开放时间为4年,本希望在仅有的4年保护期内好好强身健体,不料外资进入的速度、深度大大超过了入世承诺。有的经营者说,前几年,在硬件设施建设、用地、贷款等方面,外来户要比我们吃香。有的经营者说,外资企业一遇到问题,就叫嚷到政府去,备受重视,而我们有问题只能自己默默吞咽。还有经营者说,本土企业三天二头要被检查,而外企则按国际惯例,不让查的就是不让查。在用人机制方面,也不能与外企待遇比肩。一百集团曾经有个项目需要3亿元的贷款,但走遍锡城所有金融单位,求告无门。以前曾有计划在河埒口地区开出超市,但因体制上的种种原因,结果花落他家,现在眼睁睁地看着天润发抢金掠银。本土商业经营者甚至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迎来女婿,赶出儿子”。

  有经济学家担忧,随着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最后的商业销售终端市场会不会为外国人垄断,拉美国家曾经有过惨痛的教训。有专家认为,本土商业的发展机会已经错失不少,留给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但应该清醒认识到,保留本土商业可以保留商业吸纳就业功能,维护地区的产业安全。目前我国对外资商业还保留着审批制度,把商贸零售终端当作国家安全来维护。

  本土商业尚需创新

  最好的保护就是开放!对此问题,记者请教了分管商业流通的无锡市经贸委副主任黄建华。对于本土商业的发展,他有着理性分析。

  他把本土商业定义为在无锡创业、发展,主业在无锡、总部在无锡的商业企业。这个定义显然要宽泛一些。他说,本土商业为无锡的发展作出过贡献,与无锡市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谁也不希望这些企业倒掉。开放后,竞争的加剧是在所难免的,但总的商业流通业是不可能被外来商业垄断,本土商业还是有存在的空间,因为商业与农业、工业不同,它是与文化积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和消费者紧密一体,外来商业不可能统吃。

  他承认,本土商业得到的扶持不够,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譬如无锡早已有中百、天惠、百业等超市,但一直没有能联合起来,不能像苏果超市一样壮大起来。无锡商业运行质量优良,形成了超稳定状态,发展就相对缓慢。特别是眼下改制后,本土商业处在休养生息、积聚力量阶段,还未有足够的实力抗衡冲击。

  黄建华表示,政府要有意识地扶植本土商业,就要培养当地的龙头企业,大集团、大企业来起到带动效应。另外,对供应如粮食、蔬菜、猪肉等商品的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商业企业,为了保障供应安全,也应该有所扶持,以利于社会的稳定。最重要的是本土商业在发展中也要创新,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可以向片区商业、农村组团、特色经营的方向发展,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