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传世之《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6:52 成都晚报 | |||||||||
《家》的几张戏剧面孔 2004年11月9日,一张巴金与其长兄的合影照片被骤然照亮,一首巴金年轻时最喜爱的英文歌《SunnyBoy 》在上海大剧院反复响起,一顶被画成瓦砾屋顶的帷幕升降不定,汇聚了孙道临、许还山、王诗槐、奚美娟、陈红等众多影视 、戏剧明星的新版话剧《家》,以灯光、舞美等细节和明星的合作为这部已经无数次搬上舞台的经典之作增添了新意。
这是正在进行中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传世之《家》———巴金艺术周”里的一台重头戏。在此之前,上海的舞台上, 已有了成都市川剧院演出的川剧《激流之家》、上海越剧院演出的越剧《家》和上海沪剧院新编沪剧《家》。各剧种、剧团不 约而同,都把创作眼光集中到《家》上,又一同在上海舞台上出现,是从未有过的新鲜事。 一切都缘于2004年11月25日即将到来的巴金百岁诞辰。把祝贺这位文坛巨匠的活动同艺术节的节目安排结合 起来,成了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特色。巴金名作《家》已经传世大半个世纪,文艺作品纷纷改编。话剧、川剧和沪剧的《家 》都是原来就有的,这次都是重新包装复演。如茅善玉、孙徐春主演的沪剧《家》,不仅请来著名电影导演吴思远执导,还把 故事发生地从四川改到了江南,力求给今天的观众以新的审美享受。由赵志刚、单仰萍等演出的新编现代越剧《家》则删去不 少枝蔓,更多发挥越剧擅长抒情的特色;而川剧《激流之家》则是地道的巴金家乡“官话”,原汁原味的“川味”;话剧《家 》更是集中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国内三大话剧院团的演职员,不少演员都有过演出话 剧《家》的“历史纪录”,如著名演员孙道临1956年在电影《家》中扮演过大少爷“觉新”,这次塑造的则是“高老太爷 ”。上海是巴老的生活所在城市,除了四台《家》热热闹闹上演外,11月25日起,还有一个以“巴金在上海”为主题的图 片展在上海图书馆揭幕,以宣传这位文坛巨匠的生平,尤其是他在上海的生活、工作情况。而一个“巴金百岁华诞座谈会”和 “巴金文学周”研讨活动也在筹备之中。据上海市作协有关人士介绍,这次为巴老百岁举办的庆贺活动其实非常节俭,因为巴 老家人曾表示“不宜花太多钱祝寿,否则会与巴老的想法相违背”。 原著提供了太多可开掘元素 该剧取材于巴金的小说《家》,曹禺的改编本被视为话剧的楷模。 剧情描写解放前的高府家族内的一幕幕人间悲剧,深刻而透彻地揭示了封建意识对良真的压迫和对人性的扭曲。高府 长孙觉新为遵母命,离弃了与他相爱的梅芬,跟瑞钰成亲。不久,梅芬因避战乱又进了高家。此时,瑞钰才洞悉丈夫苦闷原因 ,深为理解。梅芬随后抑郁而死。高家丫头鸣凤不愿给冯老太爷做妾,投水自尽,她的替身婉儿也饮恨身亡。觉民、觉慧先后 被迫出走。瑞钰临产却被陈姨太赶到郊外,因无人照顾而含怨死去。 抛开《家》的影视版不说,戏曲版就横贯了南北许多剧种,著名的有中国评剧院小白王霜、席宝昆、喜彩莲和沈阳评 剧院韩少云、欧阳菊笙、张金秋分别主演的评剧和集中了许多优秀青年演员的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而话剧版更是盛行,绝大多 数的知名话剧院团都排演过该剧。 沈阳评剧院一团于1981年在沈阳首演的《家》由徐固若根据巴金同名小说及曹禺同名话剧改编。导演方震,音乐 设计王其珩、何世钦、孙凤岐、李景全、陈锦生,主演韩少云、欧阳菊笙、张金秋、王玉华、李维鲁等。全剧以觉新、瑞珏等 人的爱情关系为主线,使剧中新旧势力的冲突紧紧围绕主线进行。场次之间用伴唱衔接,弥合了幕间的空白,使全剧紧凑和谐 。 天津人艺的2001版是众多版本中最为独特的。首先是人物设置,居然由原来的二十几个锐减为“八个女人和两个 男人”;其次是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开掘和描述人物的内心冲突;再次是用一束多变的光来象征无处不在的封建势力;另外,强 化地域特色,以川剧小丑作为连接人物,同时运用四川话、四川民歌、川剧等形式…… 《家》的小说提供了太多的可开掘元素,不但在过去,将来也一定会被无数次演绎下去。从笔者个人角度看,觉新和 瑞珏的情感悲剧最具心灵的冲击力,这一点,韩少云的评剧极为生动和传神。 2004年9月14日,上海越剧院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越剧《家》在杭州剧院上演。我国著名越剧演员、有“ 越剧王子”之称的赵志刚和著名王派花旦单仰萍担纲主演。(王文)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