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华夏第一都”惊现河南偃师二里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14:16 光明网

  2005年10月18日至20日,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河南省偃师市,隆重举办“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地处洛阳盆地的偃师二里头遗址,是著名的青铜时代都城遗址。遗址的主要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时代约距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王朝时期。这一
兴盛了约300年的都城遗址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市。以二里头遗址为典型遗存的二里头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成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对象。遗址自1959年发现以来,发掘和研究工作持续不断,迄今已走过了四十六个年头。遗址丰富的内涵不断给世人以惊喜,有众多的中国乃至东亚“之最”在这里揭晓。这里发现的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铸铜作坊等,早为学术界所熟知。二里头遗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四十余年以田野工作为先导的学术探索,彰显了二里头遗址及由其命名的二里头文化的重要学术意义。在华夏文明与国家形成史上,二里头文化以其高度发达的文化内涵和大范围、跨地域的文化吸收与辐射,形成辐辏之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核心文化。二里头文化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物质。同时,二里头遗址地处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区域,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也大体在夏王朝的纪年范围内。因此,二里头遗址理所当然地成为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目前学术界倾向于认为它是夏王朝后期的都城之所在。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对二里头遗址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与发掘。勘查确认遗址现存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在遗址中心区发现了面积逾10万平方米的宫城、纵横交错的数条城市干道及道路上的车辙、具有明确的中轴线规划的成组的大型夯土基址、成排的随葬品、丰富的贵族墓、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以及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等重要遗存。这些新的考古成果,为人们研究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夏商文化以及中国早期城市与宫室制度、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的形成等课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有关学术问题。代表们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学术背景,包括考古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古文字学、艺术史、测年科学、环境科学、冶金史、植物考古等学科和研究领域。议题涉及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内涵、性质及其他文化的相互关系;二里头遗址与其他二里头文化重要遗址考古新发现的意义;初期王朝与国家形成期的地域交流与文化态势;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与夏商文化的关系研究以及学术史的回顾;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形态及重要遗存如建筑、墓葬、青铜器、玉石器的专题研究,以及围绕新发现的绿松石龙形器所展开的多角度的讨论。

  与会专家们认为,近年来对二里头遗址遗址整体布局的再探索、宫城的发现、对中轴线规划的宫殿建筑群的确认,以及二里头文化末期若干重要遗存的发现等等,把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层面。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城遗存,中心区纵横交错的道路网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网,双轮车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车辙痕迹,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也是同类遗存中前所未见的。

  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国家是文明的根本体现,而宫城和大型宫殿建筑是王权的象征和国家的核心。二里头遗址宫城的发现,把中国宫城的历史由商代提早到了夏代,大型宫殿建筑群具有明确的中轴线规划。上述要素,都开中国古代宫室建筑和都城规划制度之先河,是中国传统宫室制度的最早范例。二里头遗址都邑规划性的判明,对于探索中国文明的源流具有重要的标尺性意义。

  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是罕见的龙形象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有学者进而提出了“中国龙”的概念,认为绿松石龙的出土,为中国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把舟、车的发明推为圣人所为。舟、车的发明,是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创造,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重大成就。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早期双轮车辙的发现,证明中国使用双轮车已有三千七百年以上的历史。

  与会专家形象的说,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就象一个埋藏着的古中国,传承着文明,书写着历史。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偃师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主办,会上专家学者还对二里头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与设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