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浦南高速昨全线开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02:52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薛辉/文

  杰清/制图

  本报讯昨日上午,浦南高速公路正式动工,省领导张燮飞、陈营官、李川等参加了在武夷山市兴田镇举行的开工仪式。

  据悉,这是闽北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目前我省单个设区市境内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高速公路。该工程预计2008年建成通车,届时全程走高速,从厦门出发7个多小时即可到浦城和武夷山;从南平到上海,将从现在的10多个小时缩短为7个半小时,从浦城到福州也只需要4个小时。

  □进展

  四地同时开工

  据了解,浦南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总里程244.5公里,项目总投资98.03亿元,贯穿南平市5个县(市、区)、24个乡镇。浦南高速公路路线起点位于闽浙交界的浦城县官路乡上巾竹村,接浙江省黄衢高速公路,在延平区接上已通车的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全线共有大中桥99座,隧道24座,涵洞412道。

  据中铁十八局集团福建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孙树军介绍,浦南高速共分A、B、C三个合同段,昨日,A合同段在浦城分会尝B合同段在南平市武夷山主会场,C合同段在建瓯、延平区共四地同时开工。

  局部采用六车道

  据南平高速公路有关人员透露,浦南高速全程设计车速为100公里/小时,部分路段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全线基本采用双向四车道,局部路段将采用六车道设计,这段大手笔的六车道高速路全在武夷山境内。

  浦南高速全线共设有仙阳、浦城、临江、石陂、五夫、兴田、建阳、建瓯、南雅、大横、南平北等12处互通立交。沿线设6个服务站点。并预留4个互通点,即分别在建阳徐市预留1个一般互通,在建阳将口预留与宁武高速公路连接的枢纽互通,在建瓯弓鱼预留与松建高速公路连接的枢纽互通,在延平大横预留与南平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的枢纽互通。

  □相关背景

  浦南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于2000年全面启动,2003年8月获国家批准立项,2004年7月21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务院批准,2004年12月30日工程初步设计获交通部批准。工程在2005年10月份动工建设,2008年建成通车。

  □影响

  力促闽北崛起的黄金通道

  浦南高速北接长三角,南连珠三角、闽南金三角,它的建设进一步改善闽北的交通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带动沿线地区的开发开放,进一步完善我省东出西进的交通网,使南平更好地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互动发展的承接点、辐射内陆的延伸区。

  首先,浦南高速的建设将大大促进闽北旅游业的发展,它将拉近人们与“双世遗”武夷山的时空距离,支撑以武夷山为中心的旅游经济圈,促进以武夷山、黄山、杭州为龙头的华东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另外,浦南高速公路有相当一部分穿过南平革命老区的乡镇、村,它将推动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走上快车道。

  其次,浦南高速的建设将大大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兆民说,目前南平各地在规划“十一五”规划时,都把产业布局、规划与这条高速公路相衔接,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的优势,以接受长三角、珠三角的辐射,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企业入驻闽北。

  另据了解,绿色环保是浦南高速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因其途经五个县市(区),沿线有众多风景名胜、农田和茂密的植被,为尽可能减少工程建设对水土保持、自然植被覆盖,以及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浦南项目在路线、桥隧、互通立交等设计上都从环保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力争将该路建成一条“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优美“景观大道”。

  闽北将融入高速路经济圈

  据南平有关部门透露,目前南平市上报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含已建、在建)和拟列入福建省高速公路总体规划的高速公路分别有5条和3条,这8条高速公路总里程978公里,约占全省高速公路规模总里程的30%,覆盖南平10个县(市、区),高速公路密度为3.7公里/平方公里。在今后5年内,南平市每1~2年计划新开工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届时将有几条高速公路同时建设。

  据了解,这其中有2条通往浙江、有2条通往江西,届时,南平将成为全拾南接北联,东出西进”的重要连接点。

  一条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加快闽北各地融入全拾四小时交通经济圈”。今后,从边城浦城到中心城市南平,从世界遗产地武夷山到铁城邵武,最终将形成闽北纵横交织的高速公路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