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楚放谈 ]让“心理救助”时兴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07:01 荆楚网-湖北日报

  姬建民

  近期,看国内外一些发生矿难、台风、地震等灾害的地区开展救灾的报道,我注意到这样一个信息:除了紧急抢救受灾人员和给予灾区物资等救助外,还有心理学专家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对遇难者家属进行“心理救助”。窃以为,“心理救助”的实施令人欣慰。

  一般来说,遭受灾难时,人们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和情绪危机,理智往往受到压抑,自我控制能力随之减弱,此时如果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就容易导致意外事件发生。“心理救助”就是对发生情绪危机和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治疗,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心理状态,防止精神障碍之类疾患及其相关后果的发生。

  据悉,国外注重“心理救助”较早,我国前些年也已关注到这个问题。国务院在《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中明确规定:“发生重大灾难后,当地应进行精神卫生干预,并展开受灾人群心理应急救援工作。”并提出,要使重大灾难后受灾人群尽可能获得“心理救助”服务。事实上,在前年的抗击非典疫情中,我们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实施过“心理救助”服务。

  由遭灾时的“心理救助”,我还想到平时的“心理救助”工作。虽然,人生在世,多数人未必会碰上什么重大灾难,但在竞争的社会环境下,不少人常会遇到谋职就业、生存发展等方面的压力,由此难免会导致情绪焦虑、心理恐慌或抑郁等现象。因此,笔者以为,在现代社会,我们有必要高度重视“心理救助”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我们在心理学上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遇到不顺心事的时候,都首先要自己想开点,自己多作些自我宽慰。同时,我们的社会,要让包括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内的“心理救助”时兴起来,比如建立必要的心理咨询机构,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等。可以说,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工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