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评:人才“逆淘汰”现象值得警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09:3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一则题为《几十名大中专生被分流干杂活》的报道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报道中说,2000年3月,湖南省衡阳县工商局体制改革开始,局里将1995年到改制前分来的5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先后分流到市场服务中心(后与工商局脱钩),负责每月收取摊位费。

  这里,暂不讨论大学生做勤杂工是否人尽其才、是否妥当的问题,本文关注的核心
在于:一是在衡阳县工商局的这次改制中,原本规定属于“上收”范围的大学生却被划到了“分流”行列,改制的意图何在?二是改制期间没有召开过任何会议,也没有公开相关文件,人员分流都是由局里个别领导到各基层所开会,直接宣布某某出局,程序是否有漏洞?三是就在这些大中专毕业生被分流的同时,一些违规招收、调入的关系户人员,却堂而皇之地优先“上收”进了工商部门,如何解释?

  对这样的“体制改革”,人们有理由质疑:其公平性、公正性何在?难怪当事的大中专生对此表示“不解”。有评论提出,如此人才“逆淘汰”现象值得警惕。

  关于人才“逆淘汰”问题,去年4月新华社播发的吉林省白山市系列腐败案件可算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批坚持原则的干部被“逆淘汰”出局,一批干部对环境无能为力而随波逐流,一批干部投机取巧却得到提升。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在人事管理的问题上,确实存在不认真执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而一些人为的干扰性因素却明显左右其中的情况。

  改革往往涉及不同群体的利益调整,人事制度改革更是其中敏感部分。令人不安的是,在个别地方,体制改革还很不规范,甚至有个别人将“体制改革”当成一种幌子,以谋取种种私利。可以说,人事录用、管理和干部升迁方面暗藏的“潜规则”是导致某些地方人才、干部“逆淘汰”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人事安排中常常能见到某种“潜规则”影子———如果你不遵守这种“规则”、不按“规矩”办事,你就没有进入这个“圈子”的资格;即便你已经进来了,即便你就是这个“圈子”发展所真正急需的专业人才,也很容易将你“淘汰”出局。

  改革事关千百万群众的利益,改革必须有利于保障大多数人的正当权益,改革必须为公众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而绝不能沦为“少数人的权力游戏”。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要关头,如何推进改革深入进行,应坚持怎样的改革路径,都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重大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正确看待改革,珍视保护改革的既有成果,促使改革不偏离既定目标和宗旨,保障改革的公平公正,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千万不能让某些打着“改制”旗号而图谋私利者,坏了改制的名声。

  “如果是在同等的条件下竞争,因为知识、能力等不足被分流,我们无话可说。现在我们最愤怒的是不公开、不平等”——但愿上述报道中被淘汰出局者的如此诉说,能够给予有关方面以足够的警示,能够引起我们更多人的反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