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鹏军语”是杂交语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16:48 深圳晚报

  本报记者在大鹏古代兵勇后代居住地实地调查发现

  “大鹏军语”是杂交语言

  ■本报记者刘深方勤

  连续报道

  早在几年前,记者在大鹏半岛采访时发现当地居民使用着一种与周边语言迥然有异的独特方言,当地人称之为“大鹏话”。这种方言听起来像客家话,又像白话,还掺杂着一些北方方言,但其独特的发音和语调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广袤的岭南地区,在偏僻的海边会忽然冒出一个语言的孤岛?

  发现

  独特的大鹏话是先辈留下来的“军话”

  当地一位街道干部告诉记者,这种话在古代文献中叫做“军语”或“军话”。记者曾在网上搜寻有关“军语”的资料,惟一的发现是一个国内语言学家詹伯慧教授所著的一本书,书中提及了“军语方言岛”,但其中只是这位专家上世纪50年代末对海南的一种“军语”——儋州话的研究。其余只有一篇介绍大鹏所城的文章中提及该地的方言属于“军语方言岛”。当地人及国内包括深圳本地学者对于大鹏军话也很少从理论上进行过探究。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见到了旅居德国的语言学者倪穗礼先生,倪先生曾在德国学习语言学,毕业论文恰好就是“中国古汉语和客家、大鹏话的关系和论证”,然而他的论文并没有公开发表,至今还沉睡在欧洲的学府里。倪先生在德国留学期间认识了一个来自深圳大鹏的中餐馆老板袁先生,听到了袁家人在说一种奇特的语言,而袁先生70多岁的老母亲说,他们的祖先曾是驻守大鹏古城的士兵,他们说的这种话就是先辈留下来的“军话”。于是倪先生对这种奇特的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专程从德国来到深圳大鹏半岛,与当地居民同吃同住3个月,实地考察并翻查了大量史料,对大鹏军语有过比较深入的学术研究,甚至完全可以与当地人进行语言沟通。倪先生认为,“大鹏军语”是极为罕见的“语言活化石”,是古代出于军事原因,从东西南北大规模调集操不同方言的戍边将士因语言沟通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杂交语言。

  溯源

  “大鹏军语”是特殊环境下催生的一个新语种

  今天大鹏半岛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就是这种独特方言的发源地。如今,当初大鹏所城中的古代兵勇后代已经搬到了邻近的“鹏城村”和“王母村”等地居住,记者的实地调查就从这一带开始。

  据倪先生介绍,历史记载大鹏所城是在明朝的1394年建立的,大鹏方言很像粤语,又像客家话,过去极少有人知道它到底是属于何种语种和如何产生出来的。600多年前建立大鹏所城之初,大鹏的兵士多半都是就近从广东各地招募的,以讲粤语和客家话等为主。周边居住的大多是广东本土人和客家人,而军官则基本上都是从朝廷派下来的北方人,官兵之间根本无法沟通。随着岁月的流逝,双方都尝试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去沟通,久而久之,北方人话语中就掺杂了广东、客家和当地方言,而广东士兵们为了让来自北方的上司听得懂他们的话,也逐渐地自然形成了带有北方“官话”特点的独特语言,这就是大鹏军语的起源。所以我们今天听起来,大鹏军语既像普通话又像客家话和白话,同时由于地域原因,又掺杂着广东当地的惠州话、博罗话、东莞话以及粤西方言等。

  以此可见,大鹏军语的起源最早应追溯到大鹏半岛设立所城的明代洪武年间,属于特殊环境下催生的一个新语种。据有关文献显示,所城的源流,可追溯到唐代。唐代的“贞观之治”使大唐的对外贸易日益兴盛,从而使广州、香港、大鹏一代发展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枢纽。这样,珠江口沿岸、特别是珠江口东岸地区,其经济和军事地位日益重要。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唐朝政府则在广州府新安县南头城东南边(今深圳市南山区古炮台遗址一带),设置了一个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的军事机构—屯门镇,驻军2000人,防线从南头一直布到香港青山下的海岸边。这是古代深圳最早的军事驻防。

  深圳大鹏是当时广州府的第一屏障和门户,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军事要地。到了宋代,屯门镇仍为军事要寨,只是称呼改成了“屯门寨”。据考证,这也是今天香港“屯门”一名的由来,意为“屯兵之门”。在明朝以前,这些沿海军事要寨的任务还只限于海上缉私与防盗,真正用于军事则是在明朝才正式开始。因而“所城”这个称谓,也是从明朝才开始出现的。据史书记载,明朝建立以后,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总结历代军事建制与边防屯守的经验与教训,创立了“卫所”制度,以分屯设兵,寓兵于民。在这种卫所制度中,朝廷令卫所中的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广泛地控制沿边沿海的要害地位,以达到保卫国家疆土的目的。

  “卫”之全称为卫指挥使司,大家较为熟悉的天津卫也是这一时期建立的,“卫”一般有军士5600人;“所”之全称为“守御千户所”,一般有军士1100多人。卫所制度中,卫所中的军士是一种固定的职业,终生拥有。不仅如此,这种职业还是世袭的,即做军士的父亲去世后,由其长子顶替军籍,兄去世后,则由其最大之弟顶替,若家中男丁全故或后继无人,还要到其原籍族中找人顶替。与此同时,军士的家属不列入民籍,而另列入军籍。一旦成了军户,全家就要迁至指定的卫所世代从戎。军户自然不由地方管理,所以地方志和户籍史册很少有关他们的记载。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明朝政府在东莞县城南设立了南海卫,洪武二十七年,东莞守御千户所(今南头古城)和大鹏守御千户所同时开筑。

  现今

  当地服装和民俗也带有古代军旅色彩

  现今的大鹏所城古居保存完好。狭窄蜿蜒、幽长深远的小巷以青石板铺就,宁静而古朴;数座结构宏伟、独具特色的清代“将军第”分布有序,其中最显赫的当属赖恩爵“振威将军第”。

  史载,自清嘉庆至道光年间,赖家世代行伍,三代出了5位将军。赖恩爵是抗英名将林则徐的副将,曾成功地指挥了中英“九龙海战”,打响了鸦片战争的第一枪,后升任广东水师提督,官至从一品。我们考察队的队员之一赖继良,就是赖恩爵将军的第五代孙。“振威将军第”就是清道光二十四年经皇帝御批建造的。如今,虽然物是人非,但从它们刻意营造的高大门楣和布满灰尘的雕梁画栋之间,仍不难窥见古城昔日的辉煌。

  在当地,不仅是大鹏话,而且当地服装和民俗也带有古代军旅色彩。在大鹏半岛上,凡是说大鹏话的妇女戴着一种红顶蓝边的传统凉帽,这就是大鹏当地人独特的一种手工制作的凉帽。这种“凉帽”为当地妇女所戴,既遮阳又遮雨,用细竹篾做成。跟客家妇女凉帽不同的是,大鹏凉帽四周用于装饰和遮阳的布料全用蓝色,蓝色是当时军服的颜色,也就是现在所说海军的颜色,凉帽顶部涂成大红色,可能是大鹏人大都是古代官兵的后代,而清代军帽的顶部是红色的,除此之外,凉帽的带子也是红色的,恐怕这是大鹏女人以此显示自己祖先戎马生涯的光荣历史。这里的“较场”,正是古代兵勇的练兵场,这里至今还留存着过年“打功夫”(武术表演)的习俗。当地的舞狮习俗来自于清代抗英时当地居民打出以狮为标志的旗号。当地民间崇拜中的“路步三郎”则是宣扬一位宋代军人的忠义精神,就连大鹏人喝茶也带有军人风范,讲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流连在大鹏所城遗址,古老的城池和在这里居住的近百岁的老妇人让记者有恍如隔世之感。听着她们之间特殊语调的对话,仿佛正在谈论今年的收成,看着她们时而茫然的眼神,仿佛正在守望着出海征战的亲人。古城的时光似乎是凝滞的。

  图:历经沧桑的老人成了古城最后一道风景。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吴永东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