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洋博士执教职高是否屈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07:06 今日早报

  本报驻宁波记者胡轶笛

  早报讯近日,一个38岁的德国青年,成了一名中国“教书匠”。他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而迎接这位“洋博士”的,是一群稚气未脱的中学生。在宁波外事学校,他承担了德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教学任务。

  作为宁波外事学校今年引进的第六位全职外籍教师,史蒂芬·罗德(StefanRo-hde)成了全校学历最高的教师,而“洋博士”进入中学任教,不仅是在宁波,即使是在国内,这也是不多见的。对于大多数人的惊奇,罗德却用流利的中文说:“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孩子们都很欢迎我,这让人很轻松。”

  ■洋博士深受孩子们欢迎

  海德堡是罗德的故乡,那里拥有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在那儿,罗德做过老师,时间非常短,“但给我的记忆却非常深。”对于选择教师工作,罗德解释说,“年轻人身上有特别的活力,我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工作。通过做老师,为年轻人打好基础,这非常吸引人。”

  因为学习、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五六年前,罗德来到中国,在北京学汉语,“语言是文化方面的要求,这对我的研究很重要。”为了使自己的汉语不退化,回国待了一段时间后,罗德又重新来到中国。这一次,他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来到宁波外事学校,做了德语外教。“没想到,中国有这么专业的中学(指职高),和德国的职业教育相比,这太发达了。”

  “我给中国中学生上课,绝对没有语言障碍。”史蒂芬·罗德对记者说,“虽然我来了没几天,但孩子们很热情,中国同事们也常和我交流教学经验,他们和我在德国遇到的年轻人一样。”

  ■洋博士布道“授业解惑经”

  “我爱和孩子们交流。”选择了这份工作,对一个会说汉语的德国人来说,“用自己所理解的母语,表达给中国孩子,这是一个挑战,也是我的优势,我希望和孩子们一起提高。”

  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洋博士”,罗德则希望对孩子们强调,“中国近代以来,思想家们普遍认为,整个社会应该保持一个较高的道德水准,而道德伦理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基础,我还需要做这方面的工作。”

  ■博士教中学生是否“正常”

  记者告诉罗德,在中国内地,像他这样的高学历人才,如果选做一名教师的话,大多数人都会青睐高校。听到这样的说法,罗德的上身忽然微微前倾,瞪大了眼睛:“是这样吗?在德国,具有博士学历的人去中小学任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我以为在中国也是这样的,为什么高学历者大都喜欢大学呢?”

  一些教育学学者表示,高学历人才参与中学教学,有利有弊。硕士博士知识储备丰厚,自身有实力,有良好的科学眼光,进入中学对其他老师也是一种促进。但高学历研究生教育有其特殊性,研究型人才转换成师范教育人才,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弄不好还会造成资源浪费。而像罗德这样,作为一个主攻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博士,大家都觉得,“也许高校更适合他。”

  罗德则认为,搞学术是一回事,教育作为个人工作,又是另一回事。不但曾经有过教学经验,即使现在做了全职中学教师,罗德还在继续自己的研究,“我的博士论文,经过这段时间的修订,再回德国交给我的导师过目,马上就可以出版了。”

  宁波外事学校校长俞毅说:“我们引进外教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外语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外籍教师的引入,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教学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与优秀教学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的语言教育。”

  宁波教育局有关人士认为,中学的高学历教师,目前还不是很多,但在提高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形势下,高学历人才包括外籍教师进入中学,只会越来越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