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共唱关爱精神病患者的“同一首歌” 访杜欣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09:4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2005年10月10日是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心身健康 幸福一生”。 当日,省卫生厅及有关部门向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赠送了价值12万元的健身器材、衣物和床位等。西宁市残联还给辖区内贫困的精神病患者送去了药品,并为他们提供了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方面的咨询服务。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记者走进了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

  精神病:一个沉重的话题

  据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杜欣柏院长介绍,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我省的精神残疾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我省各类精神障碍(包括癫痫)总患病率为36.95%,比上世纪80年代初增加了近4倍。其中,重性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等)的患病率为16.92%,高于全国13.64%的患病率。各类精神障碍患病率分布情况,城镇为58.45%,农村为36.66%,牧区为21.68%,而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高峰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和中年。对我省几所大学在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有18%以上的学生心理健康不良。近年来,由精神病人所引发的刑事、民事案件逐年增多,无人管理的精神病人正在增加。农村、牧区因精神病而致贫、返贫现象十分严重,儿童行为问题、大中专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麻醉品滥用及自杀问题也成为我省越来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精神病:众人心中的痛

  事实上,目前在农村,能进医院治疗的精神病人仅是极少数,大多数人看不起病。在农村,精神病患者被称为“疯子”,绝大多数精神病人是由家庭看管。由于精神障碍不同于一般的身体残疾,其病因的复杂,康复护理的专业性,长期用药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困境,使不少精神病患者难以得到有效的监控,甚至遭到家庭遗弃,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的安全隐患。杜院长无奈地告诉记者,多年前,就连医疗机构内部对精神病的认识也不是很高,很多人对精神疾病患者、机构甚至医生都有偏见。有些病人即便很快康复,也会遭受不平等待遇,被同事冷眼看待,单位委婉辞退等等。就连医院的车开出去,也会被围观者指指点点。因此,很多病人不愿承认自己有病史。拖延一年、两年甚至更多年,病情严重以后才来治疗,可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但也有患者能清醒地认识到精神病给自己的家庭和前途带来的负担,在配合治疗的时候积极主动。杜院长举例说,几年前,一位北大的学生先后三次在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由于患者和家属都能积极配合治疗,所以恢复得特别好,现在自己经营了一家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连锁店。也曾有其他媒体的记者想采访他,但他矢口否认有过精神病史。

  另一方面,大多数患者的家属也是尽量不公开,即便是政府部门来做实地调查,也是遮遮掩掩,谎称家人没有精神障碍。所以说,治精神病不能全靠医生,单纯的防治方式不能解决这个社会难症,还要靠病人亲属,靠全社会,只有形成一个立体性、全方位的网络,精神病人才能得到彻底康复。

  沉重的现实

  杜院长说:“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仍是当今医学界的一个重大难题。这种疾病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治愈不易。事实上,许多精神疾病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重视心理卫生就能达到预防目的。遗憾的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精神卫生常识仍然是一个盲区,普及精神卫生常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社会课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患精神病的人越来越多,但精神科医生及精神病院的数目却严重不足。目前,全国约有1600万名精神病患者,但精神科医生及护士的数目只有7000人。在我省,唯一的一所精神卫生防治机构担负着全省五百多万人口的精神卫生工作,经费总投入不到全省卫生总投入的2%。目前,我省的精神卫生机构资源不足,设施设备落后,精神病人支付能力降低,病耻感增加,治疗率极低,仅为全省总患病人数的11%。另外,精神病人的肇事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制约着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记者 幼丽 海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