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近距离观察提供第一手资料 中外记者眼中的博览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09:45 桂龙新闻网

  在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记者奔忙于各个场馆,收集各种资料,并把最新的消息传回各自的媒体,告诉更多的人。那么在各地记者的眼中,博览会又是什么样的呢?

  外国记者: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外国记者下榻的宾馆,本报记者碰到了越南西贡解放日报的记者杨迪生。“今年越南参展的企业比去年多,我们的读者也蛮关心博览会的。”杨迪生提到,越南政府今年给参展企业提供50%的经费补助,此次来参展的68家越南企业中,有不少是越南的优质产品和著名品牌。杨迪生采访的不少越南企业称,从参观者和合作对象的洽谈人数来看,他们对今年的博览会抱着乐观的态度。不过,杨迪生也建议组织者加大宣传,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的宣传。如在东盟10国的大城市进行一些巡展,展出历届博览会的图片,让当地的大企业知道这个活动。

  老伊来自巴西,能说一点点普通话,是北京杂志《今日中国》西班牙文部的专家,西班牙版的杂志在西班牙语国家发行,因此他也算“半个”外国记者。在他眼中,博览会是一个有意义的重要经济活动,这使很多国家都统一到一个经济目标上来。一旦这些国家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他们的经济实力,并设法扩展他们的市场,将获得双赢的效果。

  区外记者:博览会商机无限

  从北京到南宁来的国际商报主编石柱认为,今年的博览会在去年的基础上,水平又上了一个档次,体现在整个管理非常有序,服务更人性化。因为石柱在国际商报主编“中国-东盟商务周刊”,因此对博览会的感受也很深。他说,这是一个由11个国家12方(包括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主办的博览会,涉及到外交、经贸、文化等种种内容,比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机构单独办的活动难度要大几十倍。博览会的组织难度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希望各界人士遇到问题时不要急燥,而是以理解的态度培育这个平台。

  广东媒体对博览会也比较关注,并派出了精兵强将。来自广州媒体的一位记者说,今年广东组织了仅次于广西的参展队伍,表现出广东企业对博览会商机的渴望。而他通过采访也了解到,博览会上的商机还是挺多的,但因为有很多广东企业还不了解,因此参会热情还不够高。

  区内记者:今年观众更理性

  记者碰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郭莹时,她正在采访泰国魅力之城的有关人士。作为同行,她愉快地说出了对博览会的看法:“比去年好了很多,整个展馆也大了很多,服务也更规范了。”让她更加深刻的是,今年的观众更理性了,不像去年有些观众像在逛街。她还碰见了第一届博览会就采访过的“老朋友”,这些商家对博览会的总体评价,也是认为今年比去年好了很多。

  而一位参加过深圳高交会的记者,希望博览会还可以为记者采访提供更多方便。“在高交会上,所有活动组委会都会通过手机短信通知新闻记者,这点让我印象很深刻。”当时,他一天可以收到几十条短信,对什么活动感兴趣就过去,十分便捷。

  来源:南国早报选稿:韦力萍作者:梁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