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镇“拍卖”,另一种拯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10:19 解放日报

  朱家角要拍卖217处老房子!当记者就此求证朱家角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鲁千林时,他强调:要澄清。其一,部分老房子不拍卖产权,只拍卖经营权。其二,并非价高者得,而是要综合评价竞拍者的文化素质。

  买个老宅或租个商铺,还要看“文化素质”?新鲜。鲁千林说,此举意在“提升品位”。今天,朱家角还将邀请冯骥才、韩少功、陈丹青、龙应台等著名学者,就“城镇发展
模式及文化竞争力”这一专题进行研讨。

  无论如何,一个古镇如此多的老宅被拍卖或拍租,在国内尚是首次。给200多处老房子换上有钱有品位却并非土生土长的主人,这究竟是拯救古镇的探索,还是对历史文化的割裂?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朱家角。

  百年酱园期待新主人

  北大街237号的涵大隆酱园名列“217处”当中。

  创办于清光绪十二年的涵大隆酱园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生产的双套晒油(酱油的一种)在1915年时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如今,涵大隆仍保持着“前店后场”的建筑风格。走进涵大隆,老式石库门、曲尺形木柜台、园子里黑幽幽的酱缸、空气中自制酱菜的甜味……让记者恍若踏进了一个逝去的时代。

  传说,涵大隆最早的老板姓池,而今已没人说得清池老板的身世。新中国成立后,涵大隆和青浦另外两家老字号酱园义仁泰和恒隆合并,并吸收18家小店,建起朱家角酿造厂,后更名为上海义仁泰食品厂。1998年,因企业转制,涵大隆被一位私人老板购下。近日,涵大隆被朱家角投资公司收购,并进入这次拍卖名单。

  作为上海仅存的屈指可数的传统酱园,拍卖会不会让涵大隆面目全非?鲁千林说,涵大隆拍卖的只是经营权,他们与竞拍成功者签订的是租赁协议,写明了不允许改变经营内容和建筑结构。还是卖酱菜,为何不能保留原有经营?鲁千林解释,作为朱家角的老字号产品,这几年涵大隆酱菜无论是包装形象还是产品创新,都不尽如人意。“我们希望挑选有品质的经营者。让涵大隆的产品,即保存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人的消费观念。”

  与涵大隆酱园境遇相近的还有“江南第一茶楼”。茶楼位于古镇北大街漕港河沿岸,创建于清末,原名“俱乐部茶楼”,上世纪70年代前,还经营浴室,是小镇热闹之地。朱家角的许多老人,忆起那里的蟹壳黄、油酥饼等名小吃,仍嘴角留香。相较之下,现在的茶楼,确实大不如以往的热闹。朱家角投资公司希望,通过拍卖经营权,引入更多现代元素,让茶楼重新红火起来。

  在200多处老宅里,像这样拍卖经营权的占到3成左右,其余为产权拍卖。鲁千林介绍,一部分老宅仍将保留私人居住的功能。对于竞拍者,朱家角投资公司将成立一个涵盖建筑、艺术、经营等方面的专家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估。目的只有一个:让老房子找到最适当的新主人。

  谁有权竞拍老房子

  非价高者得,还要请专家委员会评审,说到底,谁有权拍得这些老房子?

  在朱家角投资公司以及青浦区领导的心目中,竞标人选的第一要求是“有文化品位”。比如,在一个艺术家和一个大款之间,前者就更有竞争力,即使后者出的价钱更高。记者疑惑,艺术家买个老宅当别院还行,酱园茶楼,那是要打开门来做生意的,艺术家会买吗?鲁千林胸有成竹:会。

  记者找到了一位已登记竞拍的画家,他有意买下一座老宅,经营民俗旅馆。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画家,一再强调自己不是生意人,已做好赔本的准备,因为照他的打算,这家民俗旅馆,要聘讲当地话的服务员,要种一小块稻田,还有一个有关土地的收藏博物馆,投入巨大。为什么愿意做赔本生意?画家告诉记者,上海并非一个无根的城市,但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人们很难有家园感。他希望人们在他的民俗旅馆里,能够体验到江南水乡“四世同堂”的生活方式,体验到传统家庭的伦理观,体验到文化和时空的延续。“历史建筑的保护方式是立体的,过去我这样身份的人可能重于言,呼吁政府不要拆老房子,现在我则希望重于行,更密切地参与其中。”

  一些建筑专家也愿意把朱家角的这次“拍卖”,看成是古镇保护的方式正走向更深层次。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卢永毅说,过去,我们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认识,就是像周庄那样,老房子没拆,好,成功了。谁关注过其内部的生活?谁在乎居住其间的人是否真正热爱它?“无论最后是否找到合适的人选,朱家角总算是开了个头。”

  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华立强告诉记者,欧洲老房子的产权大多在政府手里,但政府也会通过评估的方式找到合适的租户,鼓励他们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和更新。“历史建筑不应当是仅供瞻仰的标本,只有人们生活其中,才能体会到心灵情绪和生活方式的延续。”

  也可能是荒谬的尝试

  有个问题很难避免,当那些有品位的外来者,代替原有居民,成为200多处老宅的新主人,古镇的历史会不会被割断?朱家角还是原来的朱家角吗?

  画家陈丹青谨慎的乐观。他认为,对于不再满足于做周庄这样旅游景点的朱家角来说,这次具有轰动效应的拍卖,“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也可能是荒谬的尝试。”其面临的风险不言而喻:大批原居民迁走,意味着古镇原有生活方式的进一步消亡。而200多个外来者的创造,即使完全是出于热爱,也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未知数。

  江南水乡没有了。这是陈丹青曾经的认定。“小小的朱家角、小小的乌镇、小小的周庄,就是江南文化的盆栽。”陈丹青甚至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去讨论房子拍卖后的朱家角是否还是原来的朱家角,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在现代化的大潮中失去了农耕文明的江南水乡,魂魄散尽是迟早的事。

  但即使是悲观如陈丹青,也看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方式开始使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向往。不仅是朱家角的老宅拍卖令人趋之若鹜,中国别墅指数研究表明,2004年上半年,中国人选择欧陆风格从过去的100%突然回落到25.8%,而愿意选择中式风格的则上升到了20%左右。像苏州画院的画家叶放,就联合隔壁四家邻居,把自家别墅的后院改造成了苏州园林,取名“南石皮记”,还特意在园中搭了个戏台,自娱自乐,演昆曲,奏评弹。

  今天的中国人对历史和文化,生活方式和传统挖掘的热情,是朱家角敢于叫卖200多处老宅的底气所在?鲁千林一直不肯透露朱家角投资公司到底花了多少钱,从原来的居民手中收购到这些老房子,却对升值很有信心,因为这些房子是不可复制的“绝版资源”。

  “这是一个梦!”陈丹青这样总结这股回归传统的潮流。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我们毕竟追逐起这个梦。梦里,有涵大隆的酱香,有漕港河的橹声,有朱家角幽深的背影,更有一个民族无法忘却的过往。

  对话

  寻求古镇“烧毁”以外的可能性

  记者:关注朱家角很久,它一直在求变。或者说,一直不安于做一个周庄、同里那样的旅游景点。一次次“折腾”是为了什么?

  孙继伟(青浦区副区长、建筑学博士):坦白地讲,这也是我们在寻求的答案。这些年,古镇和传统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可谓深入人心,但基础是这些“老古董”的价值可以用钱来衡量。如果它们不能带来经济价值,还要不要文化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如何进一步寻找结合点?这是目前政府在历史建筑保护和改造中遭遇的难点。

  记者:说到底还是如何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孙继伟:保护和利用,就是怎样对待古镇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发挥它的经济价值,开发旅游,是把古镇当成一种能量在烧;而发挥它的文化价值,保护它留给子孙后代的价值,就是一种冷却。这两者缺一不可。不重视经济价值,古镇可能早被拆光了,但是旅游过热,它迟早会被烧毁。现在许多古镇就面临被“烧毁”的可能。

  记者:所以朱家角不想靠着旅游一条路走到底?

  孙继伟: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朱家角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相比,它的庭院、建筑等景观没有非常独特的优越性,所以在观光旅游上它不具备多大的竞争性。它的优势在哪?第一是地理位置,离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只有40分钟的车程。第二是活动人群,国际化的、高端的活动人群。还有就是它的开发是放在上海市城镇建设这样一个大层面来进行的。

  记者:保护和利用,朱家角的未来将是什么样的?

  孙继伟:我们希望它可以从一个旅游景点转变为集特色居住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空间。既具有地域特色、又有国际化品质,既具有传统文脉的延续,又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那些没有回报、更多从环境、从子孙后代的角度来考虑的事,开发商不干,我们来干。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依靠对朱家角独特优势的挖掘,使我们的城市多一点经典的传世之作,少一点回头看的遗憾。

  本报记者尤莼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