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密公交车:老公交人叙说温州公交车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13:17 温州新闻网

  名词解释:公共汽车——多位载客汽车,行驶于规定路线,为公众乘坐的客车,称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摘自《温州公交志》)

  来温州的外地人都会感叹,温州的公交车漂亮、整洁、档次高,丝毫不亚于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他们并不知道,其实是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几番蚕蛹化蝶般的蜕变,才孕
育了现在这道美丽的城市风景。那些退出人们视线的老公交车,伴随着老一代人的生活、故事和记忆,凝聚成历史的剪影。近日,记者走进市公交集团,在老公交人动情的叙述中,这些往事又历历鲜活了起来。

  四辆“战车”跑大街

  今年79岁的董福庚是一名老公交车司机,早在1953年他就在金华至温州之间跑长途,他见证了我市首批公交车驶上街道的过程。一个秋日的午后,董老向记者饶有兴致地回忆起当时热闹的场面。他说,最早的公交车其实都是由国民党的战车改装的。

  1956年2月7日,浙江省汽车运输公司丽水运输处温州中心站市区行车小组成立,省交通厅调剂4辆长途大客车作为我市首批公交车,并配备了24名职工。是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一)正式上路试运营。时值春节,为扩大影响,不收车票,市民获悉后纷纷前来围观,争先恐后地乘坐免费公交车,场景蔚为壮观。

  这批公交车是由加拿大制造的短头“雪佛兰”,据说这些车是在解放战争期间从国民党部队缴获而来的,由战车改装而成,因此轮胎较大,脚踏板也较高,老人乘车的话,需要人用力搀扶,上下车不太方便,所以不久以后这种车型就被淘汰了,换来了由美国制造的“福特”客车,这些车就被调去改跑温州至金华的长途。

  当时的公交线路有两条:一条是小南门至西门大桥头,另一条是小南门至东门涨桥头,线路总长才5.2公里,虽然路线短了点,却标志着温州市区的交通进入了“公交车时代”。

  货车改装“小道奇”

  

解密公交车:老公交人叙说温州公交车的故事

  看上去像货车的“小道奇”

  1957年,市区人民中路浇铺沥青,我市出现第一条柏油路,市区信河街、百里坊、公园路、康乐坊等12条主要街道翻修和拓宽工程也全部竣工,为市区公共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时市区路上跑的已是“小道奇”,系美国道奇汽车公司于1934年制造,共有7辆。“小道奇”一般可坐30人左右,最多可载客80人。此时线路已增加到三条,1路:市区大桥头-八字桥-康乐坊-五马街-卖麻桥;2路:市区涨桥头-五马街-小南门;3路:市区大桥头-百里坊-墨池坊-大南门-三板桥。

  当时的票价是2分/站,虽然不贵,但对于收入有限的人来说,走路却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公交营运状况不是很好,7辆公交车在生意最好时,一天也就200元左右。为了省钱,人们想出了很多现在看来很绝的点子:站与站之间距离相对较短的就步行,较长的才上车乘坐。因此,有的人一路上要上上下下好几次,每走一个短途站就可以省下2分钱!

  董老回忆起当时的趣事时,脸上洋溢着笑容。他说,温州城区那时的道路与现在的农村无异,不时窜出鸡、鸭、猪等禽畜,开车时万不可大意马虎,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涂炭“生灵”,要是不幸正好被主人看到,场面就热闹了……

  从1971年开始,公交公司将9辆“小道奇”公交车陆续报废,最后一辆调作“材料车”的“小道奇”也于1983年报废。

  

解密公交车:老公交人叙说温州公交车的故事

  缺油时期车屁股上挂着木炭炉

  百余乘客压断新车“大梁”

  1958年左右,温州的经济发展较快,那时在市区东面有市冶金厂、制砖厂、化纤厂、印染厂,西面有西山面砖厂和温州化工厂,不少厂里会给予职工交通补助,工人队伍的迅速壮大带动了公交事业的发展。1957年进入公交公司当售票员的陈宝通回忆说,当时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上是非常拥挤的,他几乎都只能扑在乘客的肩上售票,公交车的使用率得到最大的发挥。

  1960年,从杭州购进2辆“松花江”牌公交车投入运营,由于外形美观、车厢宽敞整洁,每个座位的座位套都绣上花卉,市民都喜欢乘坐该车型的公交车。有一次,其中一辆车挤进去100多人,竟然将该车“大梁”压断!为了继续安全运营,公司只好通过技术手段将断裂的汽车“大梁”重新固定连接。

  “汽车师”教交警指挥车辆

  73岁的单松富,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驾驶公交车。在他的印象中,公交车司机是一个很荣耀的职业。当时交通系统设施很简陋,路面没有直行线,也没有什么“红绿灯信号”,交警只是在路中手持喇叭指挥,喊得嗓子眼直冒烟。是公交车司机教会了交通警察使用手持“红绿指示牌”指挥车辆,工作轻松了不少。因此市民当时经常会以“这是‘汽车师’讲的”来树立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缺油时期”公交车烧煤球

  冯景权1960年进入公交公司,那时正是能源极其短缺的时候。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冯老意味深长。他说,汽油供应不上了,公交车还得跑,烧什么呢?就改烧木炭。那时每辆“小道奇”后头都挂一个木炭发生炉,可放百来斤的木炭。每天发车前,驾驶员用油棉引燃木炭,并使劲摇动鼓风机才能启动。还有一段时间,连木炭也供应不上了,就用泥煤。泥煤一般要到郊县挖取。烧泥煤的那阵子,售票员是半天上车售票,半天将泥煤用手捏成一个个泥煤球,十分辛苦。

  “松花江”不烧木炭也不烧泥煤,它烧天然气。不是现在用的煤气罐,而是在车顶放置一个容量为7立方米左右的大袋子,看起来十分笨拙。

  这些车子不管烧什么,都有一个共同点:动力不足。因此,那时的车内必备一个“三角木”,每当爬坡时,为了防止公交车倒退,售票员在公交车爬坡时就要迅速下车,在后轮胎放置“三角木”顶住轮胎。有时候还要跑到车后使劲摇动鼓风机,加速木炭燃烧,以产生更多的热量。一般说来,百来斤木炭一天是不够用的,在下午3时许,要添加木炭。打开炭炉门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煤气”呛人,时常有专门添加木炭的工人被熏晕的事情发生。

  为了提高公交车的使用率,售票员不仅白天要充当“助理发动机”,晚上还要协助驾驶员去龙泉运木炭、去景宁运矿石、去安澜亭码头运输粮食和日用百货,人和车子都是连轴转。

  这段艰难时期持续了两年,1962年底,市区的公交车恢复使用汽油。

  公交车当急救车用

  对于当时郊区的农民来说,乘坐公交车就像现在市民乘坐“奔驰”、“宝马”等高档车一样,每当公交车停靠在车站,总有不少老人、孩子来坐坐,体会一下坐车的滋味。有一次公交车开到泽雅,周边山上的农民专程下山来看车。边摸边看,啧啧称奇:“没有人推,没有人拉,怎么自己就会跑呢?”他们乘车时,往往体现了特有的“狡黠”:“如果我不坐位置,票价可否便宜点?”这是售票员经常被问到的。有的甚至逃票,售票员追赶逃票的乘客也是常有的事。来往城区与郊区的公交车,因距离长,路又比较颠簸,晕车的人不少。有时候一个车厢就有10余人晕车呕吐,司乘人员的保洁工作也特别繁重。

  在没有“急救车”的日子里,开往农村的公交车有时候成了“急救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医疗条件简陋,遇到急病要进城救治,那时候没有“120”,家属就将病人放在竹床上,半路拦公交车,要求司机快速送病人到市区医院。一般西片山区的病人都被送到温州第三人民医院,这样一路上各车站就不停靠了。有一次,一快要临盆的妇女搭车,没等送到医院,孩子就生下来了,幸好母婴都平安,让司乘人员松了口气。

  “双节车”成主打车

  1977年,从上海购进6辆旧电车,改装成铰接式公交车(温州人俗称“双节车”)投入市区运营。1990年该车型最多达到40辆,成为那个时期温州主打的车型之一。这是一种大容量的公交车,车辆分前后两部分,用铰接装置及活动褶连接。到2000年6月,仅留4辆。

  2000年6月,公交集团投资近400万元,购置10辆上海造的公交旅游观光车。车体大小与公交大巴相当,淡黄色,车头两条金色雕龙,车顶有凉篷,每辆车有38个座位。观光车于当年8月投入营运,为温州城市增添一道新的流动风景线。

  

解密公交车:老公交人叙说温州公交车的故事

  爬坡时要随时准备垫“三角木”

  公交车今非昔比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人口日益增多,公交事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温州公交集团拥有职工7600人,属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其麾下的线路总数,车子数量和档次都已经是今非昔比。据了解,目前市区运营的公交车有1470辆,其中70%以上是空调车,线路有83条,日载客量达80万人次,有20%的市民出行会选择公交车。我市公交车的档次不仅在省内,即便在全国也是处于前列。

  图片系市档案馆资料翻拍

  文字记者:周大正摄影记者:金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