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180万农民每月拿工资 城乡差距大大缩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14:31 水母网

  上海郊区180万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城乡差距大大缩小拿“工资”的农民越来越多

  最近,松江新浜镇陈堵村和南杨村的5位农民当上了道路养护工,每月有了工资收入。至此,该区5114家纯农户已全部实现了“一户一岗”,“纯农户”这一名词在该区率先淡出。而

  在整个上海郊区,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40元中非农收入已占到83%,农民“拿工资”,已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最有力的渠道。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农村工作的最主要的着眼点。上海郊区的农民人均收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翻了三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上海农民从过去的“纯农户”转为大量的非农就业。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目前郊区250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业的已达180万,超过了一半,仅去年就新增了15万个非农就业岗位。而农民可支配收入中来自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渠道。

  上海郊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拿工资”的农民越来越多的基本前提。去年,上海郊区实现增加值2300多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7600多亿元,同比增长34%,是增长最大的一块,像松江这样原来的农业大区,工业总产值已占到全市的九分之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郊区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民增加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有了可能。郊区在大力招商的过程中,都把吸纳当地劳动力作为重要内容,让郊区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农民利益随着经济发展“水涨船高”。在松江区,今年以来仅新增非农就业岗位这一项,全区农民每月增加工资性收入就达1200多万元。

  对市郊农民加强非农培训是上海近年来的另一项大工程。早在2003年,市委、市政府就下发文件,将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纳入城镇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之中,实行相同的就业服务和相同的就业优惠“两个相同”政策。通过享受培训费用补贴政策,充分运用企业定向培训、电视远程教育等培训基地和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培训网络,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力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训后转岗就业率达到80%以上,促进了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今年起,市政府又专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并将其列入市府实事工程,每年安排资金2500万元,培训5万名。在已经消灭“纯农户”的松江,实施了政府买单培训工程,区农委、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先后推出50多个技能培训项目,开办各类培训班,让纯农户人员免费参加,到目前为止已有5000多名纯农户人员接受培训。

  上海郊区各区县还努力拓展新的非农就业渠道,绿化养护、治安巡逻、环境保洁等非正规公益性岗位,成为农民就业拿工资的新途径。仅绿化养护一个项目,目前全市已建有林木养护社162个,培训7200 人,吸纳失地失业人员6630 人。据悉,今年该项目吸纳就业将达到1万人。

  根据市农委的有关规划,上海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通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农业规模经营、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促进非农转移,稳定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据悉,上海将建立“专业农民”制度,减少农业从业者的数量,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技能素质,到2010年使农户户均经营土地在1公顷左右。同时加快郊区自然村落的归并,促使农业区域连片种植,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提高生产力。通过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农村人口居住向城镇和规划的农村新社区集中,使农民的生活方式适应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责任编辑 去尘散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