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村建设要有长远眼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18:06 云南日报

  新华社记者范迎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样一幅农村景象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但是,当前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表明,要把目标变为现实,从各级政府到村民都要有长远发展眼光,使农村建设从现在起有一个大的转变。

  黑龙江省中部有一个村,近年来靠种植大豆和输出劳动力逐渐富裕,被当地树为脱贫致富的标杆。这里很多农户盖了新房,武装了各式新潮家用电器,不少打扫整洁的院落中停放着新购买的农用车,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村中道路坑洼不平,农户庭前院后的公共区域内垃圾满地、苍蝇成群,牲畜粪便随处可见,与“文明”二字相去甚远。

  农村建设中的这种反差说明,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建设缺乏引导和管理,村民们又“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缺乏集体观念,住宅建设、公用设施建设中“舍大家、顾小家”的问题严重。许多地方的乡村干部热衷于抓产量、抓增长点,把公共事业撂在一边;挣了钱的农民乐于吃喝、消费,轮到集体事业却不肯出钱出力。

  政府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少,也是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最近披露的一组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有一半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农民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7000万户农民住房需要改善,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2%的村没有通电,6%的村没有通电话,1%的乡镇没有卫生院,60%以上的县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场。由于长期以来的二元化结构导致出现如此大的城乡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清除的障碍和解决的问题。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在农村建设上有长远眼光。各级政府应当着眼于从根源上解决制约农村发展和进步的深层次矛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资金和精力投入,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能急功近利,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不能拔苗助长,搞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过去工作中形成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必须彻底改变。要从更长的时间考虑如何富民兴业,如何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描绘出的新农村的宏图美景。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他们思想解放的程度、他们能否拥有长远的目光和打算,直接影响着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进度。要帮助和引导广大农民从长计议、走可持续发展的富裕路。要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也要摒弃小富即安的思想;要积极改善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也要热忱支持和参与公共事业的建设;要通过劳动和创造不断增加经济收入,也要不断地提高文明程度,树立新风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