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回重庆探访故里(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09:58 重庆晨报 | ||||||||
60年后回故里,余老感慨万千。“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昨日,台湾著名学者、《乡愁》的作者余光中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60载的故乡——渝北悦来场(现悦来镇),重游“这头”的青年会中学、“那头”的故居朱家祠堂。 余老透露,其实《乡愁》第一节写的就是他在悦来场的一段少年生活。 游嘉陵江喝盖碗茶 走在嘉陵江边,吸一口山里的空气,第一次回到故乡的余光中显得格外兴奋。“来这里时10岁,离开时17岁,60年前,就是这悦来场,嘉陵江边,我和母亲住镇北5公里的朱家祠堂。”余老感叹,可能是当年太小的原因,记忆中的嘉陵江更宽,江边的青山更远。看见江边有妇女洗衣服,余老连下三步台阶,要在最靠近江边的地方和妇女们合影。 余老称,嘉陵江边的青石板老街,都是以前每天上下学时要经过的地方,两边的老店铺、老茶馆至今记忆犹新。 正谈笑间,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妇人突然出现在余老面前,“我是朱伯清呀,还记得吗?”“朱伯清?你是我的同班同学,当然记得。”余老细细地回忆起来:当时,朱伯清坐在他的前排,他和校长的儿子坐在一方。见多年的老同学如今身体都很好,余老高兴得开起了玩笑:“你们身体都很好嘛,我们还可以赛跑呢!”在悦来老街的老茶馆里,余老高兴地邀请老同学、老邻居喝起了盖碗茶。老同学说,“这盖碗茶可是嘉陵江水冲泡的。” 悦来山水孕育才气 余老来到当年的青年会中学所在地,这里早已物是人非。除了土墙上仍依稀留下的“读报栏”几个繁体大字,几乎找不到当年的影子。余光中称,自己一半的才气,都是少年时,悦来场的山山水水中孕育出来的。 坐着滑竿,爬上百余级陡峭的石阶,余老来到了曾经居住过7年之久的故居———朱家祠堂。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每一块青石板似乎都能勾起余老对少年时的回忆。临近故居,看着小孩子们嘻嘻哈哈在自己这个远来之客身边跑上跑下,余老感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乡愁》首节写悦来场 在离朱家祠堂不远的一小块坝子上,堆满了余老对母亲的回忆:“每天早上,母亲总站在这里看我上学。我走到山坡下,母亲就看不见了;等我转过弯来,就又看见了。而走了很久,我看见母亲还在那里看我。”余老戏称,这就像母亲的“望子台”一样。 因为家离学校有10多里山路,来回一趟很不容易,他常常只能通过写信和母亲交谈。余老称,其实《乡愁》中第一节就是写的他在悦来场的这一段少年生活。 珍藏故乡的一片青瓦 然而,现在的朱家祠堂也与记忆天差地别,老房子变成了新建的砖房,门前的橘子树也被砍掉了,一直让余老“心有余悸”的一黄一黑两条大狗也不见了。而唯一存在的,仅仅只剩下农户猪圈上的青瓦。余老称,他要取下一片来,带回台湾,永远珍藏。 本栏稿件文/本报记者顾晓娟 图/本报记者杨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