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发展环境文化 增强忧患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0:03 中国环境报

  环境文化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新的领域,它使环境保护直接面对群众,意义十分重大,值得认真思索。传统的发展模式所形成的文化价值观,片面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认为文明就是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把生活水平的提高归结为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人们距离与自然相和谐的道路越来越远。因此,我们一定要有环境忧患意识,努力构建新的环境文化,逐步消除环境的潜在危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和重视环境文化。环境文化建设的提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环境文化所倡导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生态文明。面对建立生态工业文明这一战略机遇,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文化,必将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步入良性轨道。要树立长远观点,克服短视行为,要有给子孙后代的生存、繁荣留下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的意识,切不可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不惜牺牲后代人利益,拼优势、拼资源,掠夺自然。要以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关键是要在经济发展中,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资源不致过度消耗且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强化产业的环保素质,对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限制发展,并逐步关闭。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开发”方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以环保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法全面规范各种环境行为。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环境生态文明观,法制手段必不可少。尤其是在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环境生态问题十分严重,法律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了以若干法律为基础、多种行政法规相配合的法规体系,环境法律法规还是比较健全的。法制是一种文明,更体现了一种文化,不仅法制、法规是文化体系的构成部分。法律法规能否得到执行,也是文化的体现,或者说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行为本身就是法制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就是环境文化的构成部分,而这个法律体系的制度化,即在实践中成为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制度,就是环境文化的外显和实现。现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知法犯法的情况比较突出。为此,一是要依靠立法机构,结合各地实际,不断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二是要加强环保法规的学习和宣传,让广大干部懂法,并自觉地接受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三是领导干部要依法规办事,身体力行,带头遵守和执行环境法规,加强执法的力度;四是要坚持依法行政,支持和监督环保部门认真执法,减少和避免行政干预环境执法行为,把环境保护工作切实纳入法治化轨道。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统领,逐步建立符合自然规律的生产方式。环境文化所倡导的生产方式,就是要使传统农业的循环法则和传统工业的增长法则成功地结合起来,使资本收益率与自然资源收益率的提高统一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具备驾驭环境的能力,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引导到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文化的理念从单纯的环境保护扩展到教育、科技、企业经营及废物处理等诸多环节之中。通过环境教育、环境立法、环境税收、环境标志、环境审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等手段,使管理的链条从设计规划开始,经过生产,到废物重复利用这个终端,实现完全的物质能量循环使用。

  以公众参与为目标,营造浓厚的环境文化氛围。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传统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要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与此同时,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新闻媒体的作用也形成多层次的环保教育格局,造成保护环境的强大社会舆论。环境文化是绿色消费的根源,而广大消费者又在绿色消费中发展了环境文化。因此要鼓励公众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的产品,形成绿色消费市场,从而阻挡非环保产品。通过营造起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进而建立起一系列公众参与的制度,发动群众共同制定环保行为规范,使环境保护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群众自觉地投身到各种环保社会活动中,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文明风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