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各地热衷于建自然保护区,但专门管理机构、专职管理人员和经费均无保障,只好搞开发、搞创收;盲目贪大求全,保护与发展矛盾尖锐 自然保护区不能“光生不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0:03 中国环境报

  近年来,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硕果颇丰。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194个,占国土总面积达14.8%。如辽宁省在“十五”期间,新建了37个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81个,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

  自然保护区机构不完善,人员配备不齐,没有经费来源。

  然而,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却存在着种种令人忧虑的问题,如能力建设差,管理水平低,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和“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等现象。前不久,辽宁省及各市专项执法检查组对辖区自然保护区进行检查,总结出当前存在的3类主要问题:一是机构不完善,管理工作水平低,在全省81个自然保护区中,只有18个建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其他则多数由主管部门代管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二是统一监管不到位,有些基层环保部门对保护区的监管成“死角”,违法开发建设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三是经费没保障,导致全省自然保护区多数没有经费来源,致使生物物种减少,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以下是记者随辽宁省政协在辽宁自然保护区采访到的几个事例:

  辽宁省北票鸟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受资金束缚,在创建两年后仍只靠8个人的管理处负责保护面积达46平方公里的区域。结果,当地滥采乱挖珍稀古生物化石案件屡见不鲜。

  根据群众举报,在大连庄河的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云雀山上,有4.4公顷的天然杂交林被砍伐一空。原来是保护区管理处为解决职工工资难题而出的下策,并经大连市林业局批准。如今的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仙人洞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冰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共同构成了冰峪风景区,为了发展旅游,当地相继建起了一批批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

  位于锦州市的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的拨款只能维持日常性支出,根本无法满足对森林资源进行深入科研和严格保护。为了创收,保护区内为开发旅游景点而劈山开道,闾山森林公园已开始售票。而且,当地镇及村屯竟在闾山上办起了一个个采矿场。

  最惨的要数位于阜新市彰武县的青沟省级自然保护区,这是辽宁惟一的沙地自然景观。在批建后的10多年里,保护区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经费竟然全无,仍由章古台林场管理,只能维护着林业看护的最低水平。15名所谓的管理人员,没有工资,仅靠养牛种地维持生活。当地人讲,这是较典型的“批而不建”实例。结果,在省踢给市、市踢给县、县又踢给林场的“踢皮球”游戏中,青沟省级自然保护区已名存实亡。

  谈科研、保护,叫苦不迭;讲开发、创收,津津乐道

  记者在自然保护区采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种普遍现象:一谈到科研和保护及监管,保护区的人士均因资金匮乏而叫苦不迭;可一谈到开发和创收时,他们却均津津乐道并一掷千金地大兴土木。

  丹东海洋红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违法在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28台(一期)风力发电机,其中的输电线路分别穿越了缓冲区和核心区。对此,辽宁省环保局只能对其违反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行为实施处罚,而建设工程则照旧进行,还根据建设项目的需要调整了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当然是得到了国家有关方面的合法批准。

  盲目求大求全,功能区划不科学,在保护与发展问题上矛盾重重

  还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即在建设自然保护区时,盲目地求大求全,尤其是追求面积的最大化,结果一有项目要进入时便极为被动,给上访群众留下种种把柄。无奈,只有靠打报告或走关系来调整或改变功能区划。有的地方自然保护区,在一年里竟数次提出要调整功能区划。如烟台至大连的火车轮渡、丹东至庄河高速公路、大连乙烯化工等一批国家和辽宁省重点项目建设,均与当地的自然保护管理发生矛盾,在妥善处理生态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其实,如果当初在建设自然保护区时不贪大求全,也就不会发生日后的一系列被动现象。为此,辽宁省环保局局长杜秋根在强调规范并严管自然保护区的同时,提出辽宁各地要慎建自然保护区,尤其不要盲目求大。

  无数实例证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贪大求全,不仅有悖于保护区建设的初衷,也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鸭绿江口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建设时,竟将整个东港市都纳入其中,请问,这东港市还怎么发展?也只有靠违法去发展。另外,丹东海洋红风力发电厂本来属清洁的能源开发项目,也只能违法地建在保护区里。再例如,辽河口湿地均被划入国家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结果却是油井林立,稻田遍布。推动自然保护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扭转“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局面

  记者手中有一组关于辽宁湿地锐减的数据,锐减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据遥感调查,全省滨海河口湾湿地,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49.2万公顷下降到现在的13.6万公顷,降幅高达72.4%。湿地锐减的恶果,直接导致了辽宁作为“东北亚候鸟迁徙的咽喉”、“世界候鸟繁殖的最南端”和“中国候鸟越冬的最北线”正面临破碎。近年调查发现,许多鸟类已离开辽宁,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丹顶鹤更是以每年15公里的速度向南迁居。

  为了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并规范其管理秩序,辽宁省政府明确将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纳入今年整治违法环保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截至目前,在全省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违法项目检查过程中,已立案查处13家,限期补办环评8家,关停取缔64家,限期治理68家,取缔旅游线路3条。

  据前不久召开的辽宁省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透露,“十一五”期间,辽宁将着重解决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种种问题,主要是解决其能力建设差和管理水平低的问题,重点解决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实现自然保护区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彻底扭转长期存在的“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被动局面。另据辽宁省环保局有关领导介绍,从明年开始,辽宁对自然保护区实行定量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将采取黄牌警告、限期整改、降级、撤销等措施。今后,对拟建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实行“三不批”:未建立管理机构的、人员经费没纳入财政预算的、土地未确权的,以确保新建自然保护区质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