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岁聋儿期盼有声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0:04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本报讯大孩子4岁半,小女儿只有13个月,两个孩子却不幸都是先天性耳聋,这是一个贫困农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虽经多方努力,获得了来自香港的捐助:一只价值22万元的电子耳蜗。可面对手术后的语言训练以及产品的调测费用,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一筹莫展。

  两个小孩均是聋哑人

  在蒙城路对面的一条无名小巷里,记者找到了左女士的家。这是一间狭窄的小屋,里面只能摆下一张床,这就是他们母子3人的“家”了。左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庐江县金牛人,家里惟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靠耕种3亩田,日子只能勉强凑合着过。2001年他们儿子出世了。可是孩子2岁还不会说话。开始家人以为孩子“开口迟”,没在意,谁知又过了一年,孩子还是连简单的话都不会说,夫妻俩赶紧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结果让他们难以置信——听觉80分贝,是先天性耳聋。

  为给孩子治病,夫妻俩四处寻医,但孩子治愈的可能还是渺茫。2004年,寓意着夫妻希望的第二个孩子“圆梦”平安降临了,命运再次捉弄左家:小圆梦的听觉是120分贝,也是严重的先天性耳聋。

  香港皇家玛丽医院爱心捐赠

  2005年左女士带着儿子来到合肥求医,在康复中心她了解到,电子耳蜗对治疗先天性耳聋很有帮助,可一副电子耳蜗要20多万元,要筹措到这笔钱对左女士来说真是天方夜谭。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省康复中心和合肥春芽残障人士服务站的帮助下,香港皇家玛丽医院愿意给她免费捐赠价值22万元的电子耳蜗一副,这让左女士重新燃起了希望。根据安排,10月22日,香港玛丽医院将派医生在安徽省立医院为她的大孩子进行手术,手术费用安徽省立医院也暂时同意给予一定的减免。这一天,经过6个小时的手术治疗,手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手术后的训练特别重要

  据悉,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以后耳蜗还需要不断地调测,更重要的是语言训练要跟得上,否则即使电子耳蜗植入也起不到作用。失聪儿能否听到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本报继续予以关注。

  (实习生 钱东升 本报记者 胡晓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