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经营不善另辟致富之门 小医院“科室承包”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08:50 沈阳晚报

  

  

经营不善另辟致富之门小医院“科室承包”的背后

  新闻背景:

  日前,国家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医疗系统开展打击“院中院”行动,个别违规医院受到了严厉处罚。然而,在这种高压态势下,沈城个别医院仍旧继续经营医疗合作科室。10月20日至24日,记者对多家医院进行了暗访。

  投石问路:没执照医院帮忙

  20日,记者随手在广告上找到几家医院寻找医疗合作的信息。广告中标明,这是一家二级综合性医院,招特色专科。“你们科室怎么承包?”对记者的提问,一位自称主管院长的男子在电话中表示,14平方米的诊室费用大约18000元。听说记者准备干美容科时,他忙问了一句,“用动刀吗?”据他称,动刀的风险大,但效益好,理所当然每年的租金也不一样。他还表示,用他们的护士和自带护士说法也不一样;承包费要一个月一结算。

  在暗访前,记者便听说合作科室里鱼龙混杂,个别医护人员没有行医许可。为了证明这一说法,记者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我带护士也行,可她刚毕业,还没有执照呢。”“这事好办,咱们可以帮忙找人。”这位自称院长的男子毫不隐瞒,在电话里打起了保票:只要不出事,咱们什么事都能帮忙。但出事了,得自己兜着,你们尽量别把事情闹大。

  经了解得知,这家医院是一家职工医院,很多科室已经承包出去了。记者与这位自称院长的男子达成了协议,他们会尽量帮忙拉病人,当然其中的奥秘自不必明说了。

  记者暗访:先问你带了多少钱

  北陵附近一家医院、铁西区某医院、和平区某医院……23日下午,记者按照线人提供的有承包门诊的情况进行了暗访。在北陵附近一家医院,失眠专科门口还高挂着一块关于合作科室先进奖的奖牌。记者假扮成失眠症患者让老专家会诊,专家很专业地把把脉,说脉象不太好,必须接受治疗。就这样,10分钟之前还很健康开朗的记者成了抑郁症患者,而且病得不轻。

  接下来,一位护士出场,她劝说患者接受治疗:“保你会治好。”专家头也不抬,忙着写处方。“什么药,我想在外面买。”“外面没有卖的。”“可我没带钱呢?”一句话,专家把头抬了抬,“你带了多少?”就这样一来一往,记者发现,任凭你怎么询问治疗费用,专家都不会说。“得看病情,人和人也不一样,总之我会让你好的。”一句话答复你。

  业内爆料:承包科室奥秘多

  “大医院患者推不开门,小医院却门庭冷落,咱们都快要饿死啦,现在的小医院都靠承包科室来养活。”在采访中,一位曾承包过性病门诊的业内人士这样说。

  据他介绍,承包科室经营的多是那些没有风险的种类,像失眠科、不孕不育、皮肤病、泌尿科等等,而他们往往打着全国专家巡诊、国家某某治疗中心等旗号进行活动。病源完全依靠广告,多数内容是一些疑难杂症,更有一些是涉及隐私的内容。

  前段时间,全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的专项行动,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打击医院承包科室远比这个艰难。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的承包科室为了逃避检查,往往在科室承包人上做文章。因为医院与承包科室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医院会在确保貌视合法的前提下进行承包科室活动,用医院的本身职工做承包科室主任,而财务结算也从以前那种单独核算转成了统一结算……这些都成了检查的绊脚石。看来,打击医院承包科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报记者李靖

  摄影李浩记者电话:88811359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