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创新之路——江城社区建设回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06:42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江萌 张勇军

  如果把城市比作人体,社区就是它的细胞。社区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健康。

  金秋十月,国内关注社区建设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将目光定格武汉,研讨这座
城市的一大创举———“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

  武汉吸引高层的目光,并非偶然。回眸近20年社区发展,武汉的创新之举让全国三度聚焦于此。

  1986年:全国社区服务的发源地

  让我们将镜头回放到近20年前:家庭开始越来越小,而老人越来越多。据武汉市民政局当时的一份研究报告,老年人口已占全市人口的10%,武汉进入老年型社会。

  时任民政部部长的崔乃夫称,城里人老了行动不便,残疾人无法自理,上班族工作忙了无暇照顾子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尚无完善的解决途径。

  对于当时的民政部门而言,主要是局限于单一的救济型工作,不能提供综合性社会服务,况且国家财力捉襟见肘,无法拿出大量资金来提供服务。

  武汉在思考:市民急需的社会服务,究竟该怎么解决?江城人想出点子:突破民政一家办社会福利模式,通过街办企业筹集主要经费,依托居委会,以适当收费方式提供社会服务。

  1986年,江岸区大智街和江汉区民族街率先举起社区服务大旗,建立起以“老年人、烈军属、伤残儿童”为重点的便民服务网络。江汉区还在全区所有街道都办起了社会福利院,入住率居高不下。

  此举引起民政部的高度关注。民政部于1987年在汉首次召开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现场会,向全国推介“武汉经验”。中国社区服务的序幕,就此从武汉拉开。

  事后有人评价:武汉作为全国倡导社区服务的发源地,已载入史册。

  2000年: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发源地的称呼,让武汉的民政工作享受了十几年荣誉。但进入世纪之交,武汉人却发现这一荣誉在慢慢褪色。

  原有的社区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50%以上的经费来自街道所办企业的管理费提成。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许多街道企业自身难保,经费来源因此断流。

  此外,有社区服务,却无社区划分。居民自治的居委会成了政府“跑腿的”,上级要求什么,居委会就要忙活什么。职能的错位、年龄的老化、文化的落伍,使居委会面对社会事务既“管不了”也“管不好”。

  对旧有的居委会模式进行改革,刻不容缓!2000年,武汉正式建立和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当年,按每1000至3000户设立一个社区的标准,全市原有的1936个居委会,合并成1029个社区居委会。经调整,社区居委会群干数量下降57%,平均年龄下降13岁,原来六成以上为初中文化水平,变成97%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此次改革,武汉市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江汉区的经验被称为“江汉模式”,吸收到中办、国办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全国人大修改《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时,“社区居委会”这一称呼,采用的也是武汉的提法。

  随着社区一词流行,有人议论,合并居委会改名叫社区,会不会是“换汤不换药”?

  武汉市政府认为,不理顺关系转换职能,新社区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政府要还原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的本色,变“我布置你来做”为协商、配合,甚至还要下放权力和经费。

  此前,社区环卫由街道环卫所负责,居委会只能协助向居民催讨卫生费,对卫生状况没有发言权。改革后,环卫管理部门将经费拨到社区,由其自行聘请社会化的环卫服务,好坏与否居民直接监督,实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权交了,费拨了,政府是不是可以撒手不管了呢?武汉给的答案是:政府工作不是就此完结,而是重心下移,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公安、计生等部门将办公室“搬”到社区,工作好坏,让社区群众评议定夺。

  社区居委会不再与政府签责任状,而是对社区居民负责。社区事务居民说了算,社区民主自治名至实归。

  这场体制变革,再次引起中央关注。2001年,在民政部的组织下,全国100多个城市的1500多民政官员前来培训取经。时隔一年,武汉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社区管理回归本位,让武汉再次站在社区建设的潮头。

  2005年:“883行动计划”构建和谐社会基石

  武汉社区建设在全国叫响,百步亭、常青花园一批典型先后涌现。高楼大厦光鲜的同时,许多社区却是脏乱不堪,下岗职工生活艰辛。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市中心扬子社区墙面四处斑驳,污水在明沟里排放,一到雨天臭水四溢,居民叫苦不迭。

  下岗女工刘秀娴“斗胆”给市长李宪生写了一封信:“武汉越建越美,高楼大厦矗立,霓虹灯绚丽多彩,但这一切不属于平民,我充满哀怨的泪眼无心观赏……”这封信让市领导深感震动:社会和谐要兼顾公平,经济发展成果要惠及城市平民。

  2002年下半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启动社区建设新方案:用3年时间,在中心城区883个社区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在改造社区环境的同时,推行“就业和社会保障到社区、城市管理到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社区、社会服务到社区”。

  三年过去了,社区变化如何?走进昔日的脏乱社区,路灯亮了,管道通了,治安好了。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违章房变成了绿化坛。

  今年9月,从扬子社区搬出去的老婆婆王士桢回来看望旧居。曾经粪水漫溢的明沟盖上了盖子,随处可见的违法建设消失殆尽,安保队员24小时巡逻……王婆婆当即决定重新回到这里居住。

  下岗了,到社区劳动保障站登记,家门口就能找到岗位;生活困难,可以到社区申请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据统计,近4年来,武汉市财政支出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增长了15倍。今年初连基本医疗也步入社区,贫困人群在社区医疗中心可减免部分诊疗费。

  为搭建政府与居民的沟通桥梁,《楚天金报》与武汉市城区联手,开展“社区对话”,释疑解难。

  社区的变化得到居民广泛赞誉,许多棘手矛盾得以化解。2003年,武汉取缔困扰城市管理10多年的“麻木”,社区群干不分昼夜深入家庭,为3万多名“麻木”司机办理低保、登记就业。一个月内,37000辆“麻木”平稳退市。

  武汉市透露,3年来“883计划”总投资12.67亿元。今年9月底,最后一批中心城区社区达标。

  目前,武汉正在探寻建立社区建设长效机制。同时,启动“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将社区建设延伸到远城区的农村,打造城乡一体、和谐美好的江城新画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