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了孩子健康——荆门农村寄宿制中小学蔬菜基地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07:23 荆楚网-湖北日报

  文/图 湖北日报记者李剑军

  

为了孩子健康——荆门农村寄宿制中小学蔬菜基地观察

  烟垢中学学生在蔬菜基地参加劳动。

  农村寄宿生“吃菜难”

  “那时,真是太苦了!”忆起上世纪80年代上初中的经历,荆门市教育局干部罗光斌仍感触颇深。“每周六回家,周日就装一罐头瓶子腌萝卜带到学校,连吃一个星期。有一次,家里请裁缝做衣服,买了点好菜,我带了一罐子蒜苗炒肉到学校。当天晚上,寝室的十几个同学‘闻香而动’,你一口我一口很快就全吃光了。”

  直到数年前,腌菜坛子仍在荆门农村中小学大量存在。1999年夏,荆门市一位领导到仙居乡一所小学考察,发现学生们因长期吃腌菜,有的学生面黄肌瘦,个头竟比城里同龄的孩子矮一个头。

  不光是荆门,全省很多地方都是如此。2003年春,省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曾派人到各地农村学校调研。调研组调查了郧西3个乡镇的10所寄宿制学校,发现其中4所小学无菜肴供应;另有4所小学仅向学生提供“酱油汤”,即用水、酱油、盐、菜叶等熬成的汤;还有两所初中主要供应白菜、萝卜等素菜,荤菜很少。

  有个场景,令省校产办副主任胡崇新至今记忆犹新。在一所山区小学,上午10点,数百名寄宿生涌向宿舍,各人从自带的米袋里抓出几把苞米或大米,放入各自的搪瓷碗里,拿到学校食堂蒸。中午,学生们又涌向食堂,按碗上标的名字找各自的饭碗,而后回宿舍就着罐头瓶里的腌菜、腐乳、辣萝卜等吃。

  平原地区情况较好。调研组发现,多数寄宿制中小学校向学生供应饭菜,但大多以“大路菜”为主,花色品种不多,营养质量较差,带点荤的菜,很多学生吃不起。有些贫困生仍带着腌菜坛。

  学生蔬菜基地兴起

  近年来,农村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计划生育和打工经济的兴起,农村中小学因生源锐减而大量合并。据统计,我省农村中小学高峰时曾达4万多所,到去年底降至1.7万所,寄宿制小学由此激增,加之农民对子女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愿望日趋强烈,要求学生不仅学得好,还要吃得好、住得好。

  解决寄宿制学校“吃菜难”,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省教育厅为此高度重视。2003年8月,省教育厅制定《关于做好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蔬菜基地建设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随后转发该文,其中明确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协调乡镇政府和农村村委会就近为当地中小学调剂、划拨一定的土地,建立勤工俭学蔬菜基地,基地面积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以生均10平方米至15平方米为宜。

  在这一政策推动下,近两年我省农村中小学学生蔬菜副食基地逐渐增多,其中荆门市起步早、动手快,走在全省前列。

  走进沙洋县烟垢中学,迎面就是一块大菜地,绿油油的小白菜、萝卜菜,绿中带红的朝天椒,长势正旺的大蒜、雪里蕻……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种的品种很多”,校长张文介绍说,这块菜地共27亩,上季种的是番茄、豇豆、黄瓜、冬瓜、丝瓜等蔬菜,师生吃不完,还卖到镇上。

  在钟祥市洋梓镇富裕小学,学校利用闲置土地建起13亩蔬菜基地,春季种植豆角、四季豆、茄子等,秋季种植冬瓜、南瓜、莴苣、包菜等,每年向食堂廉价供应3万多公斤新鲜蔬菜;沙洋县烽火台中学建起米厂、豆腐房、粉房等,利用其下脚料喂猪喂禽,猪粪养鱼,鱼塘泥土作肥料种菜养花,形成生态经济链。

  荆门市校产办主任李民宏自豪地说,该市农村中小学中寄宿制学校几乎校校都有蔬菜基地,校校办有养猪场,去年这些蔬菜基地向学生食堂供应蔬菜390多万公斤;沙洋县、东宝区校校有鱼塘;钟祥市校校有豆腐坊和大米加工厂。

  据省校产办透露,目前我省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中,建有蔬菜副食基地的共有5100多所,占总数的60%左右。

  别了,腌菜坛子

  12日下午,钟祥市洋梓中学,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下。

  下课铃一响,二(5)班特困生李涛拿着搪瓷碗,快步走向食堂。沿着6个供菜窗口走了一圈,当天的花样还真不少,有千张白菜、火腿肠冬瓜、茄子炒肉、鸡子冬瓜、胡萝卜瘦肉共5种,李涛递上特困生进餐卡,点了一份鸡子冬瓜。“这张卡是学校帮我办的,到食堂买饭菜不要钱”,李涛心怀感激地说,他是个孤儿,6岁时父母就因病去世了。以前上小学时,他经常吃腌菜,没想到上中学后,不仅学杂费全免,还吃上了免费的新鲜菜,包括每周两次荤菜。

  该校副校长刘恒华告诉记者,从2000年起,该校1600多名学生就基本告别了腌菜坛,包括每年上百名贫困生。而这得益于学校蔬菜副食基地的建设,目前该校共有15亩菜地、17亩藕池和25亩鱼塘,还建有一个年出栏生猪800余头的养猪场,平均每天要杀一头猪供应学生食堂。

  地处偏僻的钟祥市龙泉小学现有500多名寄宿生,过去学生靠吃腌菜,学校如要采购蔬菜、肉食供应给学生,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钟祥城区,价格太贵,如白菜1元/把、白鲢5元/公斤,多数学生吃不起。自2001年学校搞起蔬菜副食基地后,学生全都实行了份饭制进餐,早餐一天一个花样,中、晚餐保证“一荤三素”。

  龙泉小学校长曾凡国算了一笔账:蔬菜副食基地建起后,每年收获各类蔬菜8万公斤,价值8万元,实际计价5万元,直接补贴学生3万元;学校每周宰杀一头猪供应学生食堂,全年宰杀40头,价值5.8万元,实价3.6万元,直接补贴学生2.2万元;另外资助贫困生1万多元。

  由于蔬菜副食基地搞得红红火火,该校生产的蔬菜、肉食普遍比市价低了一半左右,学生每餐菜金一般只需1元钱。学生在校住得好、吃得好、学得好,离校很近的学生也要求在校住宿,使寄宿生比例高达89%。“本来我家离学校不远,可以走读,但是想到学校伙食好,价格也便宜,父母最后同意让我吃住在学校。”六(1)班学生陈航说。

  荆门市教育局局长杨想森欣喜地告诉记者,目前,该市农村中小学中,绝大多数寄宿生告别了腌菜坛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