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峡西岸"写入中央文件 厦门台商投资热情高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09:08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厦门10月25日消息(记者刘立忠 陈庚 通讯员 吴会明)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这是“海峡西岸”第一次被写入中央文件,中央对台商投资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视,将对福建的台商投资区有什么深远的意义?台商投资者反响如何?他们今后有怎样的打算?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访了厦门市集美、杏林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采访了投资于此的几位台胞,
得到的答案让人振奋和乐观。

  台商许基炫:投资厦门有钱赚

  台商许基炫先生1999年底从台湾省彰化来到厦门考察后,毅然投资100多万美元,租赁100多亩土地,在集美辖区建立花卉园艺基地,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并经过自身努力,很快创办起了岭阳园艺有限公司,成为当地第一家台资农场,生产的虎皮兰、朱蕉、富贵竹等200多种观叶植物畅销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许基炫说,台商、台资企业对厦门招商引资的热忱,评价相当高,对厦门市政府出台的《保护台商投资条例》等政策和各部门的热情帮助感到非常满意。他表示,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出台,海峡西岸台商投资区的地位将更加凸显,厦门各方面的建设,包括软、硬件都将会更加完善。同时,他也将更加勤劳耕耘、科学管理,加大投资力度,赢得更好的效益。

  台商江清银:投资厦门有奔头

  今年60多岁的台胞江清银先生,祖籍福建,在台湾长大并创业成功,他经营的鹅场和加工的鹅肉,远近有名,在台湾早年就有“鹅公”之称。2001年初,江先生从上海、广东考察后辗转到了厦门,选址集美台商投资区的灌口镇双岭村,创办起了鹅公农牧公司。不到5年功夫,名声又传出千里之外。如今的“鹅公”江清银把台湾的白鹅、薰茶鹅等良种引进繁殖,通过自养与当地农家饲养向结合的方法,传授技术,回购加工,实现双赢。如今,已带出多个“养鹅村”。

  谈起《建议》,他说,这标志着“十一五”规划出台后,以往那种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将逐渐被淘汰,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将成为主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与一个企业,道理是一样: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提高了,就会有发展,有奔头。

  台商林宪权:投资厦门有信心

  “从十六大以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未来的‘十一五’规划将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主线,把推进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自身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之中。”台胞林宪权告诉笔者,这几天坚持读报纸、看电视,“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规划”让人鼓舞。他说,今后五年将是台商、台资企业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实践证明了当初的选择。

  位于厦门集美区辖内的厦门嘉农精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资多年的台商独资企业,主营鸵鸟、孔雀等珍禽稀兽和花卉等种养。落户之初,由于征地补偿尚未统一规范,村民对企业产生误会,导致村企业关系紧张,一度影响企业的发展。业主林宪权主动靠前参与公益事业,赢得村民信赖。

  林先生说,目前“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编制正处于关键阶段,在编制规划中,突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其重要,企业发展需要方方面面支持。他表示,投资厦门有信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