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亿农民呼唤安全饮用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09:52 人民政协报

  终于告别高氟水

  对着记者的镜头,北京市延庆县西屯村村民胡占中用盆从自家院中的水龙头里接上水,之后就咕嘟咕嘟大口大口喝起 来。

  “您瞅瞅,这水多清,直接就能喝。”他一脸兴奋地说,“过去,管子里流出的水都
是臭的,煮完后还泛绿沫子,可 脏了。但也没办法,只能喝它,而且一喝就是十几年,牙齿都喝黄了,而今终于能喝上干净水了。”

  受地质构造影响,延庆一些村庄地下水含氟、铁量超标。由于长期喝这样的水,一些村民不同程度地患上了氟斑牙、 骨质疏松等病(氟作为人体中必需的元素,每升水含有0.5至1毫克氟为含量适宜,超过1毫克就引发氟斑牙,超过2毫克 就引发氟骨症,而含量低于0.5毫克则容易诱发龋齿症)。

  西屯村正是这样一个村庄。

  今年3月底,西屯村饮水改造工程启动。10月1日,清甜清甜的水从各家的水龙头里欢快地流出。西屯村380户 从此告别了“臭水”生涯。

  经过专业人员的勘察,找到不含氟的水源,然后,铺设自来水管道引入村———这便是饮水改造工程基本思路。记者 在现场看到,西屯村的新水源位于旧水源东北方向1900米处中屯村的一片玉米地中。施工队队长杨春利介绍说,西屯村地 下水都含氟,所以不得不到邻村打井,通过改变水源,避开了高氟区饮用水水源。经多方勘察找到这里,然后,铺设了近两公 里长的管道,将干净水引入西屯村。整个工程历时大半年。

  据了解,包括西屯村在内的三个村是延庆地区最后的“高氟水村”,今年分别启动了饮水改造工程,总投资492万 元。到今年年底,三个村的3168名村民将彻底告别困扰多年的高氟水。

  过去4年里,在北京郊区,与胡占中一样告别高氟水农民还有2.6万多人。从2001年开始,北京市加大对重金 属毒物,像氟、砷这些除氟、除砷的防病改水力度。4年里解决了39个村的高氟水问题,解决了14个村一万多人的高砷水 问题。而今,京郊一共建了自来水厂3700多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7.6%,大概有300多万农民喝上了 卫生水。郊区农民过去吃水主要是靠井水、河水和山泉水状况已成为历史。

  2000年至今,中国启动农村饮水解困项目以来,国债资金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共投入180多亿元, 使57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

  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饮用水

  然而尽管如此,我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上月,全国政协常委、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在“二十一世纪论坛”上透露,目前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 准的饮用水。

  据记者了解,饮水安全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水量,要保证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量的水量供应;二是水质,国家 有一系列的指标,只有达到这些指标,水才能饮用;三是保证率,就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证一定量的供应,包括枯水期和 干旱的年份;四是方便程度,即从取水点到家必须在一定距离之内。这四个标准,一个达不到,就不能称为安全水。

  “解放50多年了,一些农村饮水状况基本没有变化。”这是全国政协常委龚谷成近两年回南方老家的农村看到的景 象,“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一些农村饮用水长期靠水田边挖坑积水和池塘水,水源水质差,有害物质超标。靠近乡村 的有些小城镇没有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造成饮用水严重污染,以致出现不少中毒事件。”

  全国政协常委甘宇平日前到山西省和陕西省调研则了解到,两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别为1092万和1306万 ,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7.2%和46.3%。“目睹许多农民因水而病,因病而贫,贫病交加,令人潸然泪下,寝食难安! ”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血吸虫病区 等水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不足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饮水不安全的3亿农村人口中,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由此也导致了近年 来比较严重的水性地方病发病率明显提高,例如,目前华北、西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地区的6300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 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造成驼背病、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一些地区还新发现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 ,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而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的地区,易导致疾病流行,有的 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局部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疫区群众因生产和生活需要频繁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造成反复感染发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国每年因饮水水质问题造成的对人生命的危害,实际上要高于洪水造成的伤亡。”今年3月21日,世界水日, 面对媒体,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说。

  由“有水喝”迈向“喝好水”

  西屯村的老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孤独、冷清过。

  随着新井投入使用,老井机房的机器就停止了轰鸣,如今终日陪伴它的只有那扇上了锁的大铁门。“轰轰烈烈”了十 几年,而今,它就要淡出人们的视野了。

  西屯村村委书记贺建中告诉记者,十几年前打这口井时,压根儿就没想过水质、标准等这些问题,当时,能打出水、 有水喝就很知足了。

  延庆水务局副局长田玉柱则介绍说,过去村民喝水没有条件讲究,甚至有的地方还喝过“探孔水”———找矿、探孔 时打出的水,很不安全。

  “原先是有水喝就行,现在则要喝好水,喝放心水。”田玉柱告诉记者,今后他们县还将通过建设联村水厂、集中供 水、加强水资源保护等多种方式构筑一整套安全饮水保障体系,让村民饮水彻底放心。

  “在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解决的基础上,今后的工作重点将着力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今年2月,水利部 表示,同时透露“保障饮水安全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国家将从今年起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工 程建设。”

  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通知称,目前饮用水安全形势仍十分 严峻,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

  与此同时,由水利部和卫生部共同制订的《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出台,“指标体系”将农村饮用水分为 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分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进行评价。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指标低于安全或基本 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水安全或基本安全。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在水质方面,符合国家《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基本安全;在水量方面,每人每天可获得的 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在方便程度方面,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 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在保证率方面,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计划在两年内 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将使全国2120万人告别饮水难。

  “侧重水源保护与水质处理,突出今后工作方向将由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这是“规划”透露的与过去农村“治水 ”最明显的区别。

  据了解,为了喝上好水,今后有关部门将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 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加强禽畜养殖环境管理,严格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网等形式的水产养殖活动;在地 下水水源地周围建设灌溉等各类机井,建设之前要进行科学论证,防止乱打井超采地下水或引起不同含水层水质混合,造成饮 用水源的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水源地附近要严格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

  同时,为保证供水水质和便于管理,今后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实行集中供水;距县城、集镇自来水厂较近的农村居民 点,可依托已有自来水厂,进行扩建、改建,辐射延伸供水管线,发展自来水;有良好地下水源条件的地方,可建设集中供水 井或分户供水井;在农户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地方,可建设雨水集蓄工程;对有 可能移民的居民点,修建临时性供水设施……

  水资源管理战略性转变与2020年的承诺

  “获得洁净和卫生的饮用水是人的基本权利,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和保障。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资源 开发、利用、配置、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饮水水质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性地方病等问题,切实保护好 饮用水源,确保饮水安全。”上月,全国政协常委、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在“二十一世纪论坛”上说。

  他表示,中国水资源管理将进行战略性转变。“中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虽有水资源客观条件的因素,但主要是在经 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没有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为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国水 资源管理要按照

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六方面着手,进行战略性转变。”

  而“坚持以人为本,保障饮水安全”正是这六方面的转变之一。

  他透露,国家正抓紧制定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及2005~2020年农村居民饮水安全规划,逐步解决 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到2015年解决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完全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问题。本报记者朱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