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相扶守寡80余年,共育夫君各房“血脉”两位“小妾”的百年人生 本报记者 姜宏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11:46 生活报

  “霜降至,秋风起。一片挺拔的小竹林驻立在路口,几条家犬趴在门口慵懒地享受着秋阳的余温;纵横交错的巷陌间,隐约传来不知是谁家的人声、车声。”这是广州番禺钟村镇石壁村留给《南方都市报》记者许黎娜的印象。据史料记载,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自宋代就开始形成。

  古村落少不了老屋,该村黄地大街14号就是一处百年古宅,屋脊上斑驳的石雕花纹
、天井屋檐下的精美雕梁,无不标明这里的尘世沧桑。老村老屋自然少不了老人,今天讲述的就是一对颇有传奇色彩的老人,年轻时她们是同一夫君的小妾,丈夫早逝,她们共同生活、相扶相携80余年,而今双双跨过百岁高龄———她们就是被当地人称为“六婆”、“七婆”的老人,103岁的苏拔和刚好百岁的区彩。

  25日,记者连线《南方都市报》记者许黎娜,听她讲述了两位百岁老人的人生故事。

  嫁入同一个房檐

  许黎娜说,“六婆”、“七婆”的称呼和她们的身份有关,因为当年他们的丈夫一共有7房妻妾,她们分别是第六房和第七房,村民就因此称呼她们为“六婆”、“七婆”。

  许黎娜说,见到这样的老人,才知道什么叫“岁月的沧桑刻在脸上”,六婆、七婆都很瘦弱,步履有些蹒跚,嶙峋的手臂上青筋凸起。尤其是脸上,皱纹真的像蜘蛛网,还有硬币大小的老年斑。

  给许黎娜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两位老人雪白而又稀疏的头发上那条鲜艳的红头绳。在可以用一切表示沧桑与衰老的形容词来形容的老人身上,这两条红头绳是那样的“乍眼”,那样的让人精神振奋,仿佛在冥冥中有一条命运的红头绳,将两个女人拴在了一起。

  在她们的院落里,两位老人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给许黎娜讲述她们的一生。老人思维清晰、语气平和,讲述时,她们互相补充。由于她们的地方口音很重,即使带着“翻译”,也要仔细听才能听明白。

  六婆苏拔现在是村里最高寿的老人,患有白内障,耳朵也不太好使。她1902年出生在顺德大良西村,家境贫苦,15岁就被送到大户人家做丫鬟,20岁嫁入李尧家。在苏拔之前,李尧已先后娶了五房媳妇,却都早早过世,留下四房生的一女和五房生的一子一女。苏拔没有给李家生下后代,于是李家又纳了区彩做第七房媳妇。

  和苏拔一样,区彩也是苦命出身。1905年,她生于顺德陈村,年仅4岁时父母双亡,成为了孤儿。在区彩12岁时,一个亲戚将她送到了李家做丫鬟。她为李家又带来了一个男丁,但是在孩子3岁时,50多岁的李尧一场暴病,撒手人寰。那时的苏拔和区彩都是30出头,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李家世代经商,家境殷实,但到了李尧这辈,因经营不善,家道中落。李尧过世后,留给苏拔和区彩这两个年轻寡妇的是十几亩薄田、两个果园,还有三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四房所生一女已出嫁)。

  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两个女人失去了依靠。有人劝她们趁着年纪轻,分点家产,早点改嫁。两人却没有答应。回首那段往事,七婆区彩只是淡淡地说:“命不好,还带着孩子,改嫁也好不到哪去。命苦,大家就一起捱。”在儿子李永根看来,不愿改嫁,这可以归因为两位母亲从一而终的封建旧观念。

  相同的贫穷出身和年轻守寡的苦难命运,让两个女人坚定地站在一起,共同撑起了一个家。

  六婆能洗衣七婆玩“牌九”

  许黎娜说,两位老人现在的晚年生活安详宁静,自己生活能自理:六婆能自己洗衣、擦地,无事可做时,就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七婆能做饭煲汤,在后院养了几只鸡,闲暇时还约上邻居在自家玩“牌九”。虽然老人还能自理,但是孩子们还是执意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七婆说,丈夫过世后,她们两人分工明确:她身体好,出外打工,耕田摘果,养家糊口;六婆体弱多病,就留守主内,打理家务,照料孩子。

  七婆的儿子、今年72岁的李永根回忆,解放前,姐妹俩把两个果园和位置较远的一部分田地出租。剩下几亩田,七婆亲自耕种,她还要替别人家收果子,肩挑一大担的水果运到船上,每天就像一个壮年劳力一样辛勤劳作。尽管有地租收,还有七婆打短工赚点小钱,但家境仍是清苦。李家有个亲戚好吃懒做,经常上门勒索要钱,不给,就威胁说要绑架孩子去卖,而当时村里也经常以种种名目收钱,这个以寡母幼子组成的家庭经常受欺负。

  “解放前,全家五口人一天只能吃一顿,或者两顿……”言语一直平和的七婆,想起往事,情绪忽然激动起来,红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她掏出手帕缓缓地擦拭,“当时为了两粒米都要争……”

  七婆说,家里穷,只能用红薯、野菜、杂粮混着大米做饭,把米舀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吃饱,自己和六婆就拣剩下的果腹。七婆至今还念叨六婆的好:每次都要等她干完活回来,一起吃饭;邻居每回接济一点食物,六婆自己舍不得吃,等她开工时,就拿出来让她吃饱了再去干活。

  李永根还记得,60多年前,日寇打到广东,经常在村里抓壮丁。有一回,他的大哥、五房生的儿子李永福被抓去干了半天活,让两位母亲焦急万分。大哥被放出来后,六婆托关系找到“水客”,护着他和大哥,日夜兼程到佛山去避难,七婆则守住房子。在两位母亲心中,保住李家的香火不断是她们的使命。

  据李永根介绍,在解放初期的“土改”中,家里的田地和果园被收走,只留下老房子,六婆、七婆还被扣上“地主婆”的帽子,遭到批斗。后来查清了她们原是“小土地生产者”,这顶帽子到1954年才被摘下。

  这个家,谁也离不开谁

  “没有七婆,就没有这个家。”这是六婆对七婆的评价。坐在一旁的七婆听了,有点羞涩地笑起来。她说:“这个家,谁也离不开谁。人活一生,就是你求我,我求你。我和六婆,就是姊妹。”

  在现代人看来,两位从旧时代过来的妻妾能和睦相处80多年,这似乎不可思议。在影视、文学作品中,妻妾之间的明争暗斗比比皆是。但是在苏拔和区彩身上,却恰恰相反。

  在街坊和儿孙眼中,六婆、七婆都有着共同的品质:勤劳、坚忍、善良。李永根说,六婆乐善好施,虽然家里自己的口粮也不够吃,但看到别人家的小孩饿得可怜,也要盛一碗米饭给人家。在外打工、深知养家不易的七婆偶尔会因此与六婆“拌嘴”。但两个人的心地都是善良的,七婆说过也就好了,这样的小矛盾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今年74岁的何嫦和六婆、七婆做了50多年的对门邻居。她说,六婆脾气比较大,说话直接,而七婆性情比较温和,又尊六婆是大姐。这一硬一软的脾气很相合,因此这么多年也不见两人吵架。

  说到这,一旁的七婆自言自语:“有今生,没来世,为什么要吵?只要两个人互相迁就,不计较,生活就可以过得好。”

  一起生活了80多年,七婆深谙六婆的习惯脾性:爱喝煮得很烂的雪梨汤;不想喝水时,别人再怎么劝,也不喝。现在七婆还会帮六婆梳头。儿孙们打电话来慰问,六婆听不到,七婆就代为转达。吃鱼前,七婆总是先把六婆碗里的鱼刺挑出来……

  老人“送走黑发人”

  许黎娜说,在老宅子正厅的一面墙上,有两幅相框,里面贴着很多黑白、彩色照片,照片中有六婆七婆与儿孙们的全家福,也有新生儿灿烂的笑靥。

  两位老人百岁高龄,难免会经历亲人的生老病死。目前,老人的一子一女以及一个孙子都过世了,其他的儿孙们现在分散在香港、佛山、广西等地。

  李永福的儿子李达棉小时候没有让两个奶奶带过,长大后在广州工作,但周末时常到乡下探望两位奶奶,老人也喜欢这个孙子。李达棉40多岁时得了尿毒症去世,听到这个噩耗,当时已90多岁、正在医院住院的七婆哭喊着,叫医生把孙子还给她,悲痛的老人断断续续晕厥了五天。

  李永福的女儿李卫说,两位老人对丈夫留下的孩子,不管是哪一房生的,都视如已出,不分彼此。对孙辈,也都个个当成宝儿。

  李卫骄傲地告诉记者,“七婆80多岁时还能打工呢!”原来,七婆在80多岁的时候还到村里办的工厂剥花生皮,挣钱做家用。两位老人从来不要求儿孙们给予她们什么,晚辈们给她们点零花钱,二老还不太肯收。晚辈们有时从远方赶来探望,老人还觉得这样太麻烦了。

  两位老人现在享用着村委会发放的补助津贴,衣食无虞。儿孙们考虑到二老年事已高,想接到身边赡养,但六婆却拒绝了。李永根说,去年六婆摔断了胳膊,手臂肿得厉害,却执拗着不肯去医院,因为她担心自己不能老死在自己家中。儿孙们多次劝说,六婆才答应到医院治疗。

  六婆不愿离开老宅子,七婆舍不得丢下六婆一人孤零零地在家,因此也不肯投奔儿孙去。她说,没想到会和六婆一起活到百岁,也没想过这是不是前世修来的福气。说到长寿的秘诀,七婆说,她和六婆同吃同住,粗茶淡饭就很好,最重要的是心态放得开。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