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总编值班札记:都是我们的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15:38 深圳晚报

  同在一片蓝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沐浴阳光,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得到良好的教育。深圳的西乡街道办为此作出了示范(本报今日A3版),这个广东省的“教育强镇”,公办中小学有学生1.6万人,非户籍人口的学生达1万多人。他们妥善地解决了外来劳务工子女上学的问题。

  在签发这篇稿件的时候,我注意到西乡街道办曾经开展了一次大讨论:什么是西乡
人?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西乡人决不仅仅是有本地户籍的4万多人,而是在西乡工作、生活的几十万人。这个讨论可以推而大之:什么是深圳人?相信所得出的结论与此无二,长期居住在深圳,以深圳为家的人,远远超过户口本上的统计数字。

  深圳鲜明的移民城市特征,令户籍与非户籍的界限非常模糊。有没有深圳户口,都一样为这座城市添砖加瓦,尤其是那些非户籍人口中的外来劳务工,正是他们的存在,机器才欢快地运转,大厦才平地而起。作为深圳建设者中为数众多的一群,他们理应得到城市回报的公共服务,这是有着权益内涵的待遇。其中外来劳务工子女上学尤为重要。这些孩子都是深圳的孩子,是孩子就要读书,就要上学。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些孩子要读书的愿望,曾经在深圳催生了许多棚户小学。破烂的教室也有琅琅读书声,简易的操场上也有庄严的升旗仪式。棚户小学在办学和管理上有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条件,有的甚至被不法之徒利用。但是,有一种东西不能抹杀,那就是对受教育权利的尊重。我们规范民办教育,就是要设法解决外来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如果连课本的第一页都没有机会翻开,受教育就是空谈。

  孩子们需要读书,不仅是他们的权利,更是我们成人世界的义务,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所在。今年7月,我市出台了《深圳市暂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办法》,10月底,我们又捕捉到了西乡教育的例子,这都是为孩子们着想的善法良规,所有的孩子将因此而获得了掌握知识的公平,不会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为孩子们推开知识的窗口,是打动人心的善意,是触及根本的关怀。

  真诚地希望,在高楼大厦间多摆几张书桌,让所有的孩子成为读书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