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访马恒昌小组第十七任组长孙普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09:06 黑龙江日报

  孙普选:马恒昌小组的第十七任组长。1950年,第一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马恒昌小组被命名为全国劳动模范班组,同年马恒昌小组随厂北迁到齐齐哈尔。作为当今“马组”的带头人,他带领职工团结奋进、忘我工作,传承着代表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马恒昌精神,为企业的振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今年已53岁的孙普选精神百倍,依然工作在生产一线,听说黑龙江日报的记者来采
访,他放下手中的活儿,高兴地说,这十几年来,《黑龙江日报》数次报道“马组”的事迹,不仅扩大了“马组”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也时刻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1978年夏天,孙普选从二机床技校毕业后直接进厂。当时车工有两个毕业班,共80多人,能直接被选进马恒昌小组,令他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车工可以说是工厂里最脏、最苦、最累的工种,可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

  老英雄马恒昌那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朴实话语,孙普选一直记在心间。从1991年担任马恒昌小组组长以来,在工作中他总是冲在前面,脏活、累活、不挣钱的活,抢着干。每逢工序复杂,而生产定额却只有十几分钟的活儿,他都主动留给了自己。

  “马组”在工厂主要承担铣床系列产品的主轴、丝杠等轴类关键零件的加工任务,由于都是中、小件,工时又少,要想干得好,全凭一双好手艺。1993年,他号召班组成员结技术对子,通过以老带新,使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就此《黑龙江日报》做了大篇幅的报道,推广“马组”经验,在全省掀起了学练技艺的热潮。

  然而,从1996年开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整个厂子没产品、没销路,逐渐陷入了低谷,只能靠三产和外边揽一些零活来生活。孙普选说,当时我们车间的90多人有一半都离开了工厂,小组只剩下8个人,什么活都干,连收割机、插秧机我们都做过,不过,由于缺乏市场经验,还是赔了本,记得最少的一个月只开了50元钱。在最困难的时期,一些南方厂子看中了孙普选的为人和手艺,想请他过去,并许以高薪。回忆起那个时候,孙普选说,其实思想上有过一些波动,但转念一想,能当上“马组”的带头人是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信任,多年来,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多荣誉,如果就这样走了的话,对得起谁啊!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留下。

  如今,开展了半个多世纪的劳动竞赛,在“马组”依然如火如荼。孙普选说,去年,我们小组完成工时11万多,比历史上最高的1994年超出一倍还多。

  

喊破嗓子

  

喊破嗓子

  当年的马恒昌小组。

  万继耀 摄

  再访“马恒昌”

  宋显忠

  20年前,我在齐齐哈尔记者站当工业记者时,一直把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马恒昌小组作为熟悉工业知识的基地,积累30多万字采访笔记,曾写过数十篇新闻通讯,在《黑龙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使马恒昌小组英雄事迹扬名天下。

  1951年1月17日,马恒昌小组倡议全国工矿职工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运动,全国有一万八千个班组四百多万人响应,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今年8月1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齐市召开班组管理研讨会议,又一次总结推广马恒昌小组经验。这一天,我赶到齐齐哈尔二机床企业集团,看到了这个大型国营企业20年来发生很大变化。集团已将附近的金属结构厂、陶瓷厂合并在一起,扩大了厂区面积,数十幢高大厂房排列整齐。在厂前区一片开阔的绿地上,著名劳动模范马恒昌老英雄的铜像挺立中央,对面是新建成的“马恒昌小组展览馆”。

  在铣床分厂马恒昌小组阵地上,十几台车床旁工人们正在开展“献绝招、学技艺、结技术对子”竞赛活动,全组工人的知识、技术结构发生飞跃变化,已成为智能型先进班组。马恒昌小组等九个全国著名班组还向全国职工倡议开展“结技术对子、岗位练兵”活动,得到热烈响应,又一次起到带头作用。

  在马恒昌小组工作的阵地上,有一位帅气的小伙子,正向两个青年工人传授数控车床操作技术。组长孙普选介绍说:“他叫马兵,是马恒昌的小孙子,他是去年马恒昌小组新展览馆揭牌时来小组接爷爷班的。”

  (黑龙江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