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阴盛阳衰”辨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09:19 南方日报

  女性观察

  王宏维

  近年中国女大学生、女研究生数量呈上升趋势,某些专业中出现了女生多于男生的情况。再看竞技体育,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选手多过男选手,获得的奖牌数量也是女多于男。
如此这般,以“阴盛阳衰”描述一下,倒是无所谓的事。然而,问题是“阴盛阳衰”的描述往往并非是中性的,而是包含着某种价值判断:“阳盛阴衰”才是正常的、好的,相反,“阴盛阳衰”就是不正常的、不好的。或者,还有人急切地提出某些“建议”和“措施”,力求“纠正”“阴盛阳衰”的状况,以恢复“阳盛阴衰”的“正常”局面。与此对应的是,有媒体热衷于刊登女博士是否属于不男不女的“第三性”、女硕士是否属于“边缘群体”的文章,津津乐道于她们在婚恋上如何遭遇重重困难——以佐证女性因为学历过高,造成了“阴盛阳衰”并产生了“不良后果”。

  “阴盛阳衰”的说法来自于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

  《易经》以“阴阳学说”解释自然、社会现象及其变化。男女两性也就与乾坤、日月、昼夜、阴晴、寒暑、水火、君臣、父子等等扯到了一起,即“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并被界定为是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的两个方面。按照这一论证思路,人之间的高低贵贱之分、包括男尊女卑都是宇宙“道”(规律)的体现,就如日月经天、昼夜交替一样,完全是天经地义的事。显然,这样论证的目的是企图将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包括不平等的性别等级制度,统统归结到“自然而然”的源头上去,使之成为“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来为封建制度蒙上“永恒”的面纱。所以,尽管“阴阳学说”之中不乏古代人的某些思辨智慧,并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它所起的作用却是论证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所以,对于彻底清除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观念来说,批判并清理“阴阳学说”之中的糟粕成分,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以现代眼光看“阴阳学说”,它所概括的只是早期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初步的“总体性”的看法,是素朴而笼统的,包含着相当多猜测、象征及比拟的成分,与现代自然科学对宇宙和大自然存在与运动规律进行的专门探究有着天壤之别。尤其不可忽视的是,“易”的本意是指古代用于占卦、卜筮的书,《周易》就是现存最早的占卦用书。囿于当时的认知条件和人们有限的知识水平,“阴阳学说”根本就不可能对宇宙和自然界复杂的结构及其演变机理作专门性的研究,唯有进行抽象、繁缛的格式变换与推断,对事物能否顺利发展作一些推测和猜测。如“阴阳学说”所涉及的乾坤(天地)与君臣、父子、夫妇的类比,不仅牵强附会,而且荒谬。众所周知,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都是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相关联的。倘若社会历史条件改变了,这些关系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必会随之改变,根本不可能永恒不变。

  其次,《周易》论及的“阴阳学说”,还从乾坤着手,将那些两两相对的方面明确界定为是一种强弱、主次、高低的关系,并将之固定起来。至于为什么必定就是这样由一方来统治、控制另一方?或为什么乾阳必须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周易》却根本没有作必要的机理性阐发,而仅仅是从祈吉避凶来加以说明的。如将乾坤与男女相比较时,乾卦的象征物是龙(飞扬腾越),坤卦的象征物是牝马(安静柔顺),并认为只有当乾阳主宰、支配坤阴,坤阴顺从乾阳时,才能“元亨利贞”,即万事亨通顺利。若情况相反,阴盛阳衰、甚至坤阴凌驾于乾阳之上,灾难就难以避免了。必须注意的是,这里所预测的“吉凶”,其实也是从男权中心主义出发的。所谓吉,就是有利于封建等级秩序的巩固与维护,凶就是有可能动摇或摧毁这一秩序。《周易》强调坤阴必须是被动、守矩、顺从的,具体到对女性的要求是:“无攸道,在中馈”,强调妇女切不可随心所欲,要恪守妇职,必须在家操持家务,准备饭食。可见,“阴阳学说”所要防范的“凶”,就是要阻止女性逾越封建礼教的限制,防止出现女性对男权(乾阳)的僭越;所祈求的“吉”,则是竭力维护男性霸权地位和既得利益,并竭力推进封建宗法制度下“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的巩固,以及由男性主宰的父权制家庭得以稳定。这些,对于饱受压迫欺凌、各项权利均遭剥夺的女性来说,恰恰是“凶”而不是“吉”。

  最后,为维护男尊女卑的封建性别等级制度,“阴阳学说”在其历史演进中,还大力渲染因为“阴盛阳”、“阴侵阳”而导致了异象和灾害,将灾难与男尊女卑的性别等级秩序的改变联系起来。尤其是以所谓“阴盛阳衰”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来欺骗、威吓民众,在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层面上造成对“阴盛阳衰”的恐慌,达到巩固父权制统治的目的。如在解释地震灾害发生原因时,《周易·明夷卦》将之归咎于“坤乘离”,即出现了坤阴上(升)而离下的卦象,于是便“火入地,女侵男”。也就是说,女性(坤阴)地位一旦由低升高,男性(乾阳即火)地位由高下降而入地,地震就发生了。对比现代地震科学的知识,这样解释不仅十分荒唐,而且别有用心。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导、博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