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优惠政策向海归抛绣球 南京专家局人士解释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6:45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海归人才紧缺。特别是有一技之长、带着高新技术回国的专家,我们有多少要多少,并且将创造一系列条件来吸引他们。”昨天,市外国专家局有关负责人就“海归”人才诸多优惠政策进行了具体解释。

  引进条件:不受编制限制

  在引进条件上,不受南京市户口指标、增人计划、编制计划和工资总额的限制。其配偶和子女可以无条件随迁南京,并优先安排到条件较好的单位就业或到条件较好的学校入学,并可按规定给予中考加10分的照顾。学成后在外国取得外国国籍的留学人员来南京工作的,发给留学人员《特聘海外专家工作证》,特聘期间,其本人及配偶、子女享受南京市民同等待遇。

  职称评聘:免考外语、计算机

  在职称评聘上,凡

留学人员在国外取得的职称、执业资格,经审核后予以确认,并根据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待遇。对没有在国外取得职称、执业资格的,经职称管理部门认证后,确定相应的任职资格。需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受岗位职务数量限制,可免考外语和计算机,并优先评聘。

  工资待遇:最高可留利30%

  在工资等待遇上,可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或补贴制,报酬与贡献、水平挂钩,从优确定,并随本人职务和工作情况作相应调整。留学人员运用其专利、技术、管理等知识为单位创造的经济效益,3年内按其新增税后留利的10%—30%提成给予奖励。留学人员出国时,办理辞职、离职手续的,回国后,可恢复其干部身份;到外资、民营、私营、股份制等企业工作的,政府人事部门负责保留其干部身份和认识档案,工龄可连续计算。

  工作方式:多种形式供选择

  在工作的方式上,可以回国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也可以担任企事业单位或政府的高级职务或技术顾问;可来南京讲学,解决有关学科领域的技术难题;可以在海外用专业技术、科研成果、自有专利为本市服务;可以技术入股或投资的形式创办独资或合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按规定进入博士后工作站进行研究工作,给予较好的工作环境、项目资助和优厚报酬。

  科研资助:最高20万元

  在科研资助上,根据不同情况申请科研资助经费,国家人事部共有3类:重点类、优秀类和启动类。以上3类的申请条件均为近两年内回国的留学人员,额度3万至20万元不等。南京市政府设立了专项匹配经费用于加强资助力度。

  进出手续:来去自由

  在进出手续上,坚持来去自由原则。公派留学人员学成后有义务回国服务,对过期因公普通护照或一次性出入境因公普通护照的留学人员,可为其办理护照延期或换发新护照;要求将因公普通护照换为因私普通护照的,也可给予办理。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只要持有我国有效护照和外国再入境签证。已加入外国国籍的,需多次临时入境或在国内长期工作居留,分别可办理2—5年入境有效、每次停留不超过1年的F字(访问)签证;或办理2—5年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件以及相同期限的多次返回Z字(工作)签证。

  给自己一个家 “海归”专场招聘会今天举行

  我市至今2.5万人出国留学,8000人回宁效力

  今天上午,“南京留学人员创业金陵主题活动”在北京东路南京人才大厦举办。

  本次活动重头戏“2005年南京留学人员专场招聘会”,目前已有48个企业报名参会,为“海归”提供各类岗位1096个,涉及行业有计算机、通信技术、金融、教育、建筑、机械、农业、水利等。

  在“留学人员项目展示推介会”上,将有数百家国内外企业提出项目需求,以期能与留学人员项目实施“对接”。而本次报名参加项目推荐会的海外留学人员不少也是有备而来,带来的项目涵盖了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光电子、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诸多专业领域。

  截至9月份,我市共有2.5万人出国留学,主要分布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有8000人学成回到南京工作。他们中间55%的人担任教授或有相当职称;28%的人承担了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

  南京日报记者沙文蓉许震宁通讯员周健平(编辑

暴雪)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