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合格经济学家不足5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11:31 宁夏日报

  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这是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出的评价。丁教授说,国内有的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有的经济学家还没有对经济科学做什么样的贡献就想着获诺贝尔奖。

  此言虽嫌偏激,但对比现状来看,这些评价可谓一定程度上击中了中国经济学家的软肋。丁学良给出的理由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首先要把经济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
而不能把它当作个人发财、出名和当官的路子。概言之,经济学家要把经济学视为求解真知的学问来做,而不能当作名、利、仕的晋身之阶。喜滋滋地为利益集团代言

  遍观当下,不少经济学家却把经济学沽以高价,喜滋滋地为利益集团代言,笑眯眯地争当学术明星,急咻咻地向权势靠拢。在这种情形下,经济学成了敲门砖,学问成了博取利益的垫脚石,这样的经济学家自然名、利、仕统统纳入麾下,科学真知、学术本义却被弃置。

  张五常说:“哲理上,经济与自然科学没有两样,不是表达感情的学问,与艺术很不相同。”诚然,经济学攸关国计民生,经济学家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智囊支持时,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乱拍脑袋,更不能公心私用、打自己的小算盘。

  然而,不少经济学家习惯于利益冲动,在利益面前,感情极为丰富。从医改到教改,从股改到房改,或多或少都有经济学家的影子。当有关部门宣布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后,当年参与其中的经济学家会扪心自问吗?如今,教育改革备受诟病,那些鼓噪教育产业化、力挺高校扩招的经济学家今安在?年收入过百万

  经济学家们虽然在其领域里“高处不胜寒”,但却更要耐得住“寂寞”,这应是经济学家的基本操守。可目前国内有几个经济学家敢站出来说,自己能耐得住学术的寂寞呢?又有几位敢于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从未与利益集团有过任何的关联?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中国的一些所谓一流经济学家的年收入在百万元至数百万元,二流的经济学家年收入也在60万元左右,这些收入来自于讲课费、咨询费、项目费、稿费、给利益集团服务(以独董的身份)等许多方面。嘴皮一动,就有了如此高的收入与回报,还有几人能凭着良心说话?

  当然,断言中国真正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只是一家之言,但笔者认为,丁学良的本意并非要为中国的经济学家集体画像,也并非刻意与他们过不去。丁学良的论语实际上包含着对某些经济学家的失望,联系到一段时间以来国人对经济学家的不满和质疑,可以说传递的信号很明显:某些经济学家该深思了。(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