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五巡礼——军民鱼水情深双拥花开更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9日09:42 石家庄日报

  石家庄,是一方拥军的热土;石家庄,是驻军大市、优抚大市、安置大市。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领导下,五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军民以创建双拥模范城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双拥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开展双拥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提高,双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市连续五次荣膺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的“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全方位覆盖双拥工作

  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是新时期做好双拥工作的有效载体。为把这项活动开展得深入扎实、富有成效,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石各部队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各级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为推动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前不久,河北省双拥检查团来石检查时给予了高度赞誉。

  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处理好两个关系、抓好三个结合、确保四个到位、做到五个纳入”的总体思路,认真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谋划双拥工作,市委书记吴振华,市长吴显国同志亲自抓双拥工作,亲自研究解决双拥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他们多次强调,驻军多,这是石家庄市的一大政治优势。市委副书记李遵英,副市长马玉文等分管领导亲自到驻军走访、慰问、调研,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市里每年投入500多万元,建成了全省地级市中第一家高标准、全国第一家对外开放的占地300多亩的民兵训练基地。在支持部队建设、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定补标准、安置军嫂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上,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协调,有力地促进了双拥工作各项任务在基层的全面落实。经过全市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去年我市连续第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平山县首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县,实现了我市县级全国双拥模范城零的突破。我市军地有5人获得河北省爱国拥军、拥政爱民模范称号,有15人获得河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个人称号,有10个单位获得河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称号。同时,根据全国双拥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去年我市通过检查评比,重新命名了18个市级双拥模范城(县)区,全市双拥工作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全力支持部队和国防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做好双拥工作、支持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按照“特事特办、优先优厚”的原则,满腔热情地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搞好服务。

  一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部队解决实际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涉军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议军会,研究解决部队建设方面的问题。市直相关部门、单位从各自职能出发,为部队提供优质服务,帮助解决水、电、粮油、燃料、日常供应及战备、训练等方面的问题。二是把科技拥军作为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点来抓,不断丰富双拥工作内容。市委、市政府把科技拥军纳入科教兴市的重要内容,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标,在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成了20个军地单位结成科技共建对子,使科技拥军活动取得了明显实效。三是积极帮助解决军人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以及住房建设等问题,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四是注重发挥“两新组织”的作用,不断为双拥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不断加大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新的社会阶层和新的经济组织在双拥工作中的作用,组织开展科技拥军、知识拥军和军民共建试点工作。将士身在军旅情洒第二故乡

  近年来,驻石部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做好双拥工作的指示精神,广泛开展各项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活动,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一是积极支援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先后参加了滹沱河、高新区、小壁林场、市区二环路、石环路等植树造林和城市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程建设,共出动官兵10万多人次,机械、车辆5000多台次,植树1000多亩、70多万株。二是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先后完成了2002年桥西区“洞庭洲”地下餐厅坍塌、新华区高柱路楼房坍塌、2003年辛集市郭西烟花厂爆炸事故、2004年岗南水库沉船打捞、山火扑救等抢险救灾任务。三是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驻石各部队继续开展以赞皇县等山区六县为重点的对口帮扶活动,共捐助扶贫资金200多万元,帮助扶贫点修建公路、架设桥梁、兴修水利、开发荒山、修缮校舍。四是积极开展“希望工程”和“光荣工程”献爱心活动。各部队帮助驻地和扶贫点学校修缮校舍、建设微机室、图书室等,赠送桌椅、电脑、打印机等教学办公用品,救助贫困学生上学,有力地支援了地方的教育事业。五是广泛开展新形势下的军民共建活动。特别是去年以来,驻石各部队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首善之区”的目标,不断赋予共建活动新的内容,创新共建形式,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优抚安置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我市不仅是驻军大市,也是优抚安置大市,优抚对象占全省的七分之一,优抚安置任务很重。现有各类重点优抚对象4万多人,其中“三属”7500多人、残疾军人1.1万多人、在乡复员军人2.2万多人,义务兵军人家庭8600多个。近年来,我市把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和复退、转业安置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使优抚安置保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一是狠抓了各项优抚政策的落实。市级每年筹措425.5万元匹配资金,确保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二是加大解“三难”的力度,优抚对象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解决住房难方面,通过开展“爱心献功臣光荣工程”活动,及时调整对口帮扶单位,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进行帮扶,实行“三个一”帮扶政策,共计投资213.2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57万元,社会各界资助139.2万元。三是优抚事业单位建设、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全市用于光荣院维修、改造资金达1125万多元。同时,我市筹资对部分烈士纪念建筑物进行了维修改造,较好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安置任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