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改革不是为了考验公众的承受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02:48 海峡都市报

  N邓聿文(媒体从业者)

  社会学者吴忠民先生近日在《新京报》的时事访谈中提出,民生状况改善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标尺。反思这几年的做法,我们出现一个误区:偏重考虑社会成员的承受力,而忽视考虑让社会成员得到什么。改革应立足于民生,使民众不断获益。

  对此,我深表赞同。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领导的讲话或学者的文章中,我们常看到“要公众提高对改革的承受力”的观点。如果这话意在提醒公众注意改革的风险,当然是对的;可惜的是,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往往是公众在承受改革的代价了。

  改革的成本由谁承担,反映了不同的改革思路或策略。如果改革偏重考虑社会成员的承受力,那么,这样的改革往往是要广大群众买单———认为群众的心理承受力强,措施的出台就可能很猛烈,譬如:教育和医疗高收费,考验人们是不是能供得起子女上学,生不生得起病;一再高涨的房价,考验人们有多少存款,是不是买得起房子……

  少部分人受益,多数人承担改革成本,注定会让改革走弯路。当大多数民众对改革心存困惑时,也就失去了进一步改革的动力。正确的改革思路是:使改革由现在的偏重考虑社会成员的承受力,转向考虑让社会成员得到些什么,在改善民生上下工夫,使改革的受益者与成本承担者合而为一。

  为此,要打破少数利益集团对各种资源的垄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防止把改革变成对群众承受力的考验,让公众积极参与改革政策的制定与选择,参与利益再分配决策。唯有如此,相关的改革政策才能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这是实现改革公正性的基本保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