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读者节的“中小学大型名师咨询会”热火朝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07:36 扬子晚报

  昨天上午,作为读者节主要活动之一的“中小学大型名师咨询会”现场热火朝天,本报邀请的20多位特级教师及南京市几所名校的名师们被家长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咨询完了,家长们还意犹未尽地追着老师要电话,火热程度胜过追星。

  家长态度虔诚胜学生

  9点活动才开始,8点半不到就有很多家长等候在咨询台前。“机会难得,平时哪能见到这么多名师呢。”住在樱陀花园的一位学生家长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骑了50分钟自行车赶到山西路广场;住在古平岗的郎女士一家三口,因为公交车不方便步行1个小时走到山西路。由于很多初三和高中学生还在校上课,于是家长成了咨询的主流,家长的态度比学生还要虔诚。一个爸爸拿着笔记本一个接一个地提着事先准备好的问题,然后记下老师们的建议。东南大学刘同学跑来为表妹咨询,记者上前询问了一下,原来舅舅和舅妈工作都很忙没时间来,但看到那么好的机会不愿错过,于是派他过来做代表。他一问完,感觉很有收获,就立即打电话给表妹,让表妹下午请个假不上兴趣班了,亲自过来咨询。还有两位妈妈分工合作,一个问数学,一个问外语,然后来个资源共享。北京清华同方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的赵先生一大早就赶到了咨询会现场,为在北京读初三的儿子“取经”,一边听老师们讲一边不停记笔记,准备回头打电话回家跟在北京上初三的儿子传授“经验”。家长们连声称赞这次活动好,能和名师面对面,受到他们的点拨,有事半功倍之效。一位家长在咨询后还不断问记者,这样的活动什么时候还有?

  最热问题是“课改”及“学习捷径”

  在咨询现场,新课改与高考的关系及学习捷径是大多数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两位来自人民中学的高一学生说,这学期使用新教材后,大家都觉得很不适应。对此南京五中数学特级教师曹安陵老师说,其实目前在中学教师中的确存在一种疑虑,即课改的内容是否与2年之后的高考配套,在现在高考还没有权威说法的情况下,以新课程为基础,适当加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良策。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数学特级教师陈光立老师也是新教材的编写者,他告诫家长大可不必如此紧张,现在大家学的是必修1-5,很多问题在教材中还会反复谈到,现在就想“一步到位”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还会让他们产生畏学情绪。怎么才能找到学英语的捷径?孩子在九中的申女士迫不及待地抛出这个问题。市学科带头人、南外高三英语老师吴伯兰说,秘诀在于8个字:“先死后活,死去活来”,就是先把单词、词组等机械记忆,储存起来,然后再灵活运用。高中物理孩子最头疼,物理学科咨询台前,中华中学特级教师王高说,其实学好物理并不难,只要抓住物理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多思考多灵活运用,运用中还要多总结。

  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南京一中的黄侃老师对前来咨询的初三家长说,不要硬逼着孩子背单词、背课文,可以采取一点特殊的方式,让孩子对英语感兴趣。比如九年级上册学到了赫本那篇课文,家长就可以买《罗马假日》给孩子看,把课文放到情境中去,这样学起来兴趣就浓厚多了。很多家长提出,孩子对古文学习很是头疼,市学科带头人、玄武外国语学校刘翠荣老师给出了建议,学好古文的关键还是把一些文言词语的基本意思掌握了,触类旁通。“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怎么才能学好?”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教导处副主任汤棱老师说,学化学要注重“理解+记忆+应用”,掌握好实验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学化学刚开始要把元素符号记牢,再把化学方程式吃透,把各条方程式形象化并找出内部规律进行对比。作文写不好怎么办?夫子庙小学的语文特级教师刘红老师说,小孩学不好语文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懒笔头”。很多小学生能说会道,可是一让他写出来就“死”了,要写好作文,家长可以让孩子说完一件事后,慢慢引导他去写,比如,“刚刚你还给我们讲了什么,你没写上去哦”。

  心理咨询的咨询台前一直围满了人,家长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孩子学习不自觉该怎么办”以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不好”等,金陵中学苏华老师和梅园中学的王天文老师建议,在孩子跟家长诉苦的时候,先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机会,等到孩子平静的时候再引导性地跟孩子进行沟通,并跟孩子商量“如果换种方式,这种做的话,是不是更好呢?”从璐璐张琳

  

读者节的“中小学大型名师咨询会”热火朝天

  家长们对老师讲的“经典话语”表示赞同。孙为立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