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二十年后“回访”创刊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08:06 扬子晚报

  1986年1月1日,新生的扬子晚报呱呱落地。20年光阴似箭,昨天当我们将扬子晚报的“出生照”再次奉献在广大读者面前时,相信许多老读者都会在心头涌起一种熟悉又温暖的感觉。20年前为扬子晚报撰写第一篇新闻的老记们今日安在?带着读者的好奇和期待,我们在此作一番20年的时空连线。

  扬子晚报首任总编黄生甫晚报事艰来日永

  看着20年前的创刊号,扬子晚报首任总编辑黄生甫感慨万千:“扬子发展这么快,既在意料之中,又是一个惊喜”。他找出当年创刊时写下的日记本,扉页上写着:晚报事艰来日永。这是扬子老报人当时真实的心迹写照。

  说今天的扬子让黄老惊喜,是因为同创刊时相比,扬子的发展实在太快了。黄老介绍,当年筹备晚报只有三个月时间,全报社不足30人,大部分都是刚出校园的大学生,报纸定位、写新闻、画版面,大家都是边摸索边干,人手紧,缺乏经验。当时虽然坚信扬子晚报一定能办好,但目标也不敢定得太高,由于当时上海的新民晚报在江苏影响很大,大家的目标就是要在江苏取代新民。日发行百万份,在当时真是一个天文数字。

  扬子的成功又在黄老的意料之中。黄老深情地说,这是因为从创刊开始,晚报就始终将读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扬子人有一股干事业的激情。黄老回忆,创办扬子时,省委非常支持,并明确晚报要有不同于机关报的办报风格,确立了扬子以信息量见长,反映社会生活、服务读者的办报方针。创刊号虽然只有4个版,但文章短小精悍,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所有精心设计的栏目都在第一天亮了相。黄老还特别提到,创刊前组织了大型的读者调查,收到了几千封读者来信,读者们提出了许多好点子。“围绕读者需求办报、办读者喜欢看的报纸”,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每逢晚报改版,也一定会先组织读者调查,认真听取读者的意见。

  

二十年后“回访”创刊号

  扬子事业不断壮大,黄老特别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有了干事业的好平台。他感慨地说,做记者是一个“苦差事”,但又其乐无穷。一张报纸要有持久的生命力,不靠哗众取宠,而要依靠报纸的公信力。希望20岁的扬子朝气蓬勃,希望扬子的年轻一代创造出更大的辉煌。薛兵

  新华日报副总编周跃敏老乡撑起创刊号头条

  在1986年扬子晚报创刊号上,头版头条是一则从上海发回的专电:《中国女排化险为夷再奏凯歌,袁伟民纵论世界女排明星之战》。昨天深夜,记者找到了当年这篇稿件的撰稿人、正在外地出差的新华日报副总编周跃敏。

  周跃敏告诉记者,20年前他担任新成立的扬子晚报文体部副主任,主要分管体育报道。记得是1985年10月份左右,当时新华日报抽调了包括他在内的5位同志,组成一个考察小组,筹办晚报。考察小组到当时中国晚报“四大名旦”所在地的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考察,一边取经一边讨论,拿出了一个方案。因为上海的整体风格与江苏最为接近,所以这个方案整体上来说借鉴新民晚报较多,另外也汲取了其他各家的长处,最后形成了江苏第一张晚报的雏形。

  在扬子晚报创刊前一天,正好是中国女排与世界明星联队的决战在上海举行。当时国内“女排热”正火,于是周跃敏就和新华日报体育记者一起,到上海采访这次比赛。此前在新华日报工作时,周跃敏曾随一位老记者到北京专访过袁伟民,加上袁伟民和他都是苏州人,听说家乡要办第一张晚报,行程匆忙的袁伟民在饭店被记者“截”住时,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这次采访,于是,便有了创刊号上非常珍贵的扬子晚报记者专访袁伟民的头条新闻。时隔多年,当年采访时的一些细节虽然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袁伟民对家乡晚报的支持让他至今难忘。

  二十年前,周跃敏还是才工作三年多的一位年轻记者,大家都没有任何经验。当年的报纸有一版是文体版,半版文化新闻、半版体育新闻。体育版面要求记者从采编、画版一直到校对都得自己动手。为了创刊号出版,体育记者们一直忙到后半夜。现在看来,这张由外行做出的版面有很多地方不符合规范,但当时大家都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周跃敏说,作为江苏第一张晚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扬子培育了整个江苏生活类报纸报刊市场,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群,并且在江苏晚报市场独领风骚十多年,创下了最高日发行量突破两百万份、国内发行量最大晚报的骄人业绩。这两年来,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扬子晚报面对挑战,主动调整办报思路、不断通过改版来提高报纸质量,巩固老读者,吸引新读者。今后,扬子晚报必然能走得更稳、更高、更远。徐晓风

  扬子晚报老编委高羽收藏了1500篇“扬子快语”

  提起“扬子快语”,扬子晚报的读者一定再熟悉不过了。从1986年创刊到1994年,高羽这个名字一直伴随“扬子快语”这个栏目出现。作为晚报的创刊人之一,高老倾注了很多心血的“扬子快语”,一直是扬子晚报的“拳头产品”之一。回忆起报纸创办之初的“峥嵘岁月”,今年82岁的高老仍然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扬子晚报的诞生,在当时而言,是具有相当勇气的。在创刊伊始,“当初的定位就是,我们的报纸不同于党委机关报,但我们也引领主流,树立权威、宣传政策,始终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当时晚报只有20多个人,挤在两个狭小的办公室里。但是大家的办报热情非常高涨,常常为了一个选题忙碌到深夜,气氛相当热烈。当时已经62岁的高老,身兼两职。除了编辑报刊文摘版外,他还要负责撰写和编辑“扬子快语”专栏。每天,除了要看全国各地的报纸和杂志,高老还要处理全省各地读者的来稿。对于读者的每一封来信,高老都要亲自拆阅,亲笔回信,并认真修改。现在高老仍然保留了十几本剪贴本,其中珍藏着他担任“扬子快语”编辑时所有刊登过的稿件,一共有1500多篇!就这样,高老与很多读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年后的今天,他还时常能收到读者的来信和问候。

  在扬子晚报创刊号的“扬子快语”中,作者写下三个祝愿:一愿扬子快成长,二愿朋友鼎力相助,三愿功业盛且昌。“现在这三个愿望都已经一一实现,扬子的发展比我想象中更好!”高老感慨万千:扬子晚报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扬子人的热情、专注和胆识!希望在下一个20年,甚至是200年,扬子人都永远保持着这份热情和胆识,创造和续写新的报业神话。于丹丹

  墙上掏洞传大样

  扬子晚报甫一创刊,校对人员都是从新华日报社抽调来,一共5人,今年已经75岁高龄的雷瑞清就是其中一个。

  雷老回忆说,扬子晚报创刊后,校对方法进行了改革,从一个人边看原稿边对小样,变成了一个人读一个人校,速度快了,准确率也提高了。每篇稿子都要校4遍,校第一遍时对原稿,第二遍时对地名、人名、数字等,第三遍脱稿校,最后再校大样。如果校对时发现上一次没校出来的错误,还要张贴在墙上,以提醒校对人员一定要细心。雷老说,当时的校对组领导曾用“老虎的胆,姑娘的心”来描述校对工作,即既不能因为怕担责任,以致畏首畏脚,同时又要有姑娘般细致的心,不放过原稿中哪怕一丁点细微的错误。

  扬子晚报刚创刊时,是一份4开4版的小报纸,稿子并不多,尽管如此,雷瑞清和她的同事们早上6点就赶来上班,一直工作到中午12点左右。80年代中期,排字和印刷用的还是铅字和油墨,每次校完稿,校对人员的手上都会留下黑黑的油墨,雷老说,自己穿的白裙子也经常被弄脏。有意思的是,当时校对组在二楼,但排字房在一楼,为了方便校读大样,在一楼和二楼的墙壁里特意掏了一个洞,排字房打出大样后放进一个木盒子里,揿一下铃,校对就知道大样好了,用滑轮把大样吊上来校读。

  雷瑞清老人说,对于刚分配到报社的年轻记者,她一直希望他们能到校对组实习一段时间,有助于培养他们细心的工作作风。因为“老虎的胆、姑娘的心”对记者的采编业务同样适用。本报记者徐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