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苏也有遗址“河姆渡” 农民挖出了“大富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10:51 龙虎网

  【龙虎网讯】一直以来,人们以为江淮以东地区地势低洼,不可能有史前遗址。上世纪50年代,南京博物院出动考古专家对江苏所有遗址进行了两次普查,都没有发现它的存在。但1973年,一次农民们挖河道,不仅挖出了珍贵的玉器,还挖出了一个可与浙江河姆渡遗址比肩的惊天大发现———青墩遗址。

  30多年后,青墩遗址再次成为文物专家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讨论它的保护规划问题
,近日,“青墩遗址———江海文明起源论坛”在海安举行。与此同时,青墩遗址将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农民挖出“大富矿”

  青墩遗址坐落在海安沙岗乡青墩村,距今6000多年的古文化就“藏”在一片农田中。因为这里地势低洼,谁也没想到,这里竟是一个“大富矿”,当年考古专家们不仅在这里发现了距今约4500年~6000年的文化层,还出土了陶器、玉器、炭化稻谷、鹿角等870余件文物,它久远的历史可与浙江河姆渡遗址比肩。

  青墩是一个很小的农村,而且当年考古专家们都以为这里不可能有古遗址,但当地村民们的发现却改变了考古学家们的看法,他们根据这个线索又发现了几处古遗址。

  1973年8月,海安县沙岗乡开挖青墩新河,当地农民一挖挖出了古麋鹿角、玉器和陶器,开始村民们以为鹿角是“龙骨”,可以治病,在村里流传。随后,有关“龙骨”说法传到了南通博物苑考古工作者的耳朵里,于是文物专家们对青墩村进行了3次调查。专家们发现,村民们发现的并不是一般东西,都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于是,1977年至1979年,南京博物院和南通博物苑的考古专家们,在村民们发现“龙骨”的地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这片遗址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

  麋鹿角上的神秘数字

  青墩遗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表面刻有印痕的10多个麋鹿角、骨,这些印痕并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比甲骨文还要早的文字。记者看到,由于角的表面灰黑,刻纹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清,所有印痕都笔画平直,没有弧线,所有文字都没有甲骨文的复杂象形。

  经过近30年的研究,有专家认为,麋鹿上的刻纹是“一、二、三、四、五、六”等十以内的数字,它虽然简单但很有可能是中文数字符号的源头。青墩遗址麋鹿角上刻画符号的发现,说明我国在原始社会中后期就产生了一些数字符号,将我国数字符号的发明时间向前推进了1500年左右。

  “回旋镖”之谜

  说起回旋镖,人们非常自然地会想到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最常使用的一种奇异的狩猎工具和武器,它可以用来驱赶飞鸟,或者用来狩猎,它还有“飞镖”、“飞去来器”等名称,是澳洲土著文化最典型的标志。

  有趣的是,青墩遗址也出土了6个飞镖。据当年主持考古发掘的考古队长纪仲庆介绍,当年飞镖是在46号古墓里发现的,其中的4个飞镖整齐地叠放在男主人的头部,估计这位主人生前是个狩猎好手。发现的飞镖是用麋鹿的犄角做的,麋鹿的犄角有3个自然分杈,3端都磨成了扁刃,其中一面磨平,另一面则保持原来的凸面,便于快速飞行,准确击中目标。

  至于发现的6个古飞镖到底怎么使用,性能怎么样,纪仲庆开玩笑说,它们都是“国宝”,是不可能拿出来试验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飞镖和澳大利亚土著人的飞镖是一致的,至于它是不是从我们这里传过去的,这种飞镖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的,这些还都是谜。

  出土“中华第一斧”

  穿孔石斧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多有发现,但有柄的穿孔石斧却十分稀有。纪仲庆说:“以前我们发现的穿孔石斧,都是没柄的,因为石斧的柄一般都是木头的,而这些穿孔石斧埋在地下经过几千年后才被发掘,木柄早已腐烂无存了。”由于找不到穿孔石斧的柄,有人甚至把石斧误认为石铲。

  由于穿孔石斧出土时都没有柄,于是“石斧是如何装柄的”一直困扰着考古学家们。直到青墩遗址中出土的带柄穿孔陶斧的发现,才解决了困扰人们多年的问题。纪仲庆回忆,当年在第10号探方的文化层中发现了一把泥制红陶的小带柄穿孔陶斧,它长18.4厘米,很轻很轻,发现它的时候,所有人都乐了。因为这件带柄穿孔陶斧是完全按照带柄穿孔石斧的精确比例精心制作的,它让人们知道了石斧装柄的奥秘,从而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原来,石斧的柄最前端除了有浅槽外,槽后还有3个孔,古人先通过浅槽把石斧嵌进斧柄,然后用绳子通过槽后的3个孔把石斧固定在槽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