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省水稻栽培技术又获重大突破 水稻三超技术为丰收奠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12:18 黑龙江日报

  一项新的水稻种植技术自1999年以来,已在全省50多个市、县、农场累计示范推广560多万亩,平均单产633公斤,比常规稀植栽培增产26%,总计增收11亿余元

  “投入比传统栽培法少10%,而单产却增加230多公斤。”金秋时节,宁安市渤海镇小米家村百余户稻农绽放出开心的笑容,村长褚孝平喜不自禁:“全村多打15万多公斤稻子,少投入还能多产出,这回真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

  褚孝平提到的“科技”是指我省近几年试验推广的“寒地水稻三超栽培技术”———超级稻种,宽行超稀植栽培,安全超高产。

  在“寒地旱育稀植”后,我省水稻栽培技术又获重大突破,水稻的传统栽培技术和人们的传统观念再次被科技冲击、震撼。高产并非靠苗多

  同样一块稻田,埂边儿的稻子长得粗壮,分蘖多,产量高、质量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埂边稻子营养空间大,通透效果好,所受光热充分……

  受“埂边稻作效应”启迪,近几年,东北农业大学、省农业开发办、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科院的科技人员联合攻关:研究“以最少基本苗创建最大超高产群体”。

  踏查实地,总结“寒地旱育稀植”经验,科研人员首先把功夫下在解决进一步“减少植株”上。他们认为,限制我省水稻高质高产的因素之一仍然是:“植株过密,无效分蘖过多,消耗生长量过大,株型受光态势较差。”他们用大钵体,定位定粒播种育苗,使秧苗的营养空间扩大二倍以上,然后适期宽行移栽。逐年的试验,最后在适当扩大株距的同时,把行距定在了36cm43cm,比目前常规的“寒地旱育稀植”扩大7cm14cm,这使水稻的营养空间扩大了三至五倍。“埂边稻作效应”突显:常规水稻大多在4节后分蘖,如今开发出14节位优势分蘖,而且单株秧苗分蘖平均达2040个,是常规的2倍;成穗率较常规提高80%,穗粒数达100以上,真正形成了高分蘖率、高成穗率、高结实率的超高产群体。水稻并非需多水

  “水稻,水多得稻。”囿于传统栽培技术的稻农种植水稻,不管水稻生长处于什么时期,均“大水漫灌”。结果,费水,还导致低产。

  “水稻并非需多水”,水稻所需的只是“生理用水及左右稻谷产量的生态用水”,除此之外的用水均可为“障碍性用水”。但用多少,怎么用?寒地水稻三超栽培技术把“水稻与水”的研究推进了一步。科技人员采取“限量用水,全程浅湿,干循环调控灌水”等措施,改变水稻的生态环境,提高水稻植株冠层的光合性能和根系冠层的吸肥能力,促使水稻健壮、抗病、抗倒。

  在“三超”田里,水稻经常“旱”长———田里无水,一个生长期里,水稻要几次晒田;追肥期到了,水田要晒出裂纹,然后“灌水施肥,裂纹落肥,以水带氮”,使追肥达深施效果,肥料流失减少,化肥利用率提高16%%。经过几年的试验,此种办法还取得了比常规节水灌溉法再节水50%以上,延长光合作用时间10%,根系面积、活力及强度均提高30%%以上的惊人效果。新式育苗解决关键难题

  寒地水稻高产的关键还要解决“生育期短、热量资源差、返青期长”等生长障碍。解决这一问题,以前采取的办法是:早育苗,早移栽,常规稀植栽培4月中旬育苗,5月中旬插秧。一定条件下,适当早移栽,能相应提高水稻产量,但盲目早移栽就会违背科学。研究表明,早插置秧苗于低温情况下,水稻因返青时间较长而影响其营养生长及束缚其生产潜能的释放。“三超”既不违背科学又大胆实践:将育苗时间再提前10天,而将移栽时间拖后10天,即终霜后移栽。如此科学培育,使水稻真正得到“乔迁之喜”:一方面使秧苗多蘖壮秧,另一方面又置秧苗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迅速返青,分蘖接高而起,植株健壮生长,分别缩短水稻返青期5天和生长停滞期7天以上,总计延长营养时间20天以上,增加活动积温200-300度。

  “三超”自1999年以来,已在全省50多个市、县、场累计示范推广560多万亩,平均单产633公斤,比常规稀植栽培增产26%,总计增收11亿余元,节约成本1.4亿多元,为我省水稻生产再展美好前景。

  (黑龙江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